關於蒲公英的古代詩句 1. 關於蒲公英的古詩
《蒲公英》帶著妳的夢想,自由飛翔;帶著妳的希望,隨風飄蕩。
張開妳的翅膀,妳飛了壹趟又壹趟。尋找妳落地開花的方向,實現妳內心深處的願望。
飛,我要飛,漫天花絮隨風飛,愛的種子空中綴;飛,壹起飛,蒲公英的種子漫天飛,飛過花季雨季的篇章!花兒輕飛,妳也輕飛,風兒吹吹,帶妳飛!這就是妳永無止境的向往! 《蒲公英》飛呀飛飄呀飄落到哪裏就在哪裏發芽生根開花壹把把小傘悠悠地輕輕地飄向田野河邊房檐沒人在意的野草沒人註意的小花妳悠然綻放不介意世界的繁華在壹個個季節裏妳悄悄演繹著平凡妳默默釋放著倔強妳無言地證明著生命的頑強飛吧飛到天之涯飄吧 飄到海之角越高越好越遠越好《蒲公英》 飛翔的季節 是蒲公英的夢想 小傘是我溫柔的向往 想妳的時候 總是在無垠的原野 看著妳飛翔 像風壹樣輕悠 雖然花期很短很短 而瞬間的輪回裏 總有妳遠行的藉口 愛過的芬芳 悄悄拾起離別的翅膀 穿越最後的風景線 讓記憶深深 刻下壹串飛翔的足跡 想妳的理由 是著陸的地方 壹片燦爛的笑容。
2. 古代描寫蒲公英的詩詞
思佳客·蒲公英
(作者:左河水)
(詞牌:思佳客)
冷落荒坡艷若霞,無花名分勝名花。
農夫腳下庸雜賤,食客盤中色味佳。
飄似舞,絮如紗,秋來誌趣向天涯。
獻身喜作醫人藥,意外芳名遍萬家。
註釋:作品描寫了蒲公英在受到人們輕視和冷落的情況下,依然綻放出勝於名花的艷麗花朵;雖然沒有獲取任何名分,卻能心儀四方,並甘心為治病救人獻出身體的可貴品質。
全詞通過托物言誌,以蒲公英的藝術形象,贊美了中華民族的歷代仁人誌士胸懷天下,忍辱負重,誌在四方,自強不息,不斷開拓新的天地,創造美好的新生活;頌揚了他們為民族的繁榮富強,為解除人民大眾的疾苦,樂於獻身的崇高品德和奉獻精神。同時,作品也給予了人們壹種崇高的思想與精神啟迪。
3. 有關蒲公英的詩句
1. 《思佳客·蒲公英》
(左河水)
棄落荒坡依舊發,無緣名分勝名花。
休言無用低俗賤,宴款高朋色味佳。
飄似羽,逸如紗,秋來飛絮赴天涯。
獻身喜作醫人藥,無意芳名遍萬家。
2.《蒲公英》詩言.花語有感
張潤江
隨風輕舞逸天涯,
時暮悠然伴彩霞。
勝景險峰皆過眼,
甘將春喜送千家。
3.小草芳菲獨自妍,繡茵流翠悄無喧。相思脈脈娟娟意,絮舞風花滿天。
4.嫩綠芊芊心雅嫻,寒門碧玉勝嫦娟。芳姿贏得舞絮,尋夢青雲九天。
5.風滋雨潤綠芊芊,拂翠迎紅少嘩喧。絮相思飛蝶夢,穿楊伴柳舞翩翩。
6.不慕紅花不羨仙,繡絨吐霧舞流鵑。心化作沾泥絮,蓄綠播芳月復年。
7.地丁葉嫩和嵐采,天蓼芽新入粉煎。——宋人薛田《成都書事百韻 》
8.廢苑苔生天子筆,荒街春繡地丁花。——方上舍正澍《過瓦官寺》
蒲公英(拉丁學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鐘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常被中藥界譽為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的 "八大金剛"之壹,其食用價值、醫藥價值、營養價值在《本草綱目》、《辭海》及歷代醫藥大典中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肯定。
說起蒲公英,大家夥的第壹印象肯定都是吹壹吹漫天雪壹樣的花絮,分外美麗,其實蒲公英開的是小黃花啦,十分的低調雅致,而更重要的是,蒲公英更是壹位低調的養生專家呢!
蒲公英的藥用價值:
蒲公英有十分重要的藥用價值,具有清熱解毒、消炎、健胃、利尿、散結的功能,可冶療婦女乳痛水腫、咽炎、急性扁桃腺炎和其它熱毒諸癥。對感冒、淋病、黃疸及對肝功能失調引起的皮膚病有很好的療效。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很強的殺菌作用。
古人對蒲公英的稱法有:
鳧公英(《千金方》)、耩褥草(《唐本草》)、蒲公英(《千金翼方》)
4. 關於蒲公英的古詩有哪些
1、飄似羽,逸如紗,秋來飛絮赴天涯。
2、長空飄悅絮作蟬,鏡花對月意瀾珊。
3、小草芳菲獨自妍,繡茵流翠悄無喧。 相思脈脈娟娟意,絮舞風花滿天。
4、嫩綠芊芊心雅嫻,寒門碧玉勝嫦娟。 芳姿贏得舞絮,尋夢青雲九天。
5、風滋雨潤綠芊芊,拂翠迎紅少嘩喧。 絮相思飛蝶夢,穿楊伴柳舞翩翩。
《思佳客·蒲公英》 作者:左河水
棄落荒坡依舊發,無緣名分勝名花。
休言無用低俗賤,宴款高朋色味佳。
飄似羽,逸如紗,秋來飛絮赴天涯。
獻身喜作醫人藥,無意芳名遍萬家。
註釋:
1、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鐘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種子上的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會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去孕育新的生命。
2、《思佳客》:又名《鷓鴣天》、《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此調很象兩首七絕相並而成,唯後闋換頭處稍變。雙調五十五字,前後闋各三平韻,壹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壹二句壹般要求對仗。
賞析:
詩詞描寫了蒲公英在受到人們輕視和冷落的情況下,依然綻放出勝於名花的艷麗花朵;雖然沒有獲取任何名分,卻能心儀四方,並甘心為治病救人獻出身體的可貴品質。
全詞通過托物言誌,以蒲公英的藝術形象,贊美了中華民族的歷代仁人誌士胸懷天下,忍辱負重,誌在四方,自強不息,不斷開拓新天地,創造美好新生活;頌揚了他們為民族的繁榮富強,為解除人民大眾的疾苦,樂於獻身的崇高品德和奉獻精神。同時,作品也給予了人們壹種崇高的思想與精神啟迪。
5. 關於蒲公英的古詩
《蒲公英》
帶著妳的夢想,自由飛翔;
帶著妳的希望,隨風飄蕩。
張開妳的翅膀,妳飛了壹趟又壹趟。
尋找妳落地開花的方向,
實現妳內心深處的願望。
飛,我要飛,漫天花絮隨風飛,愛的種子空中綴;
飛,壹起飛,蒲公英的種子漫天飛,飛過花季雨季的篇章!
花兒輕飛,妳也輕飛,
風兒吹吹,帶妳飛!
這就是妳永無止境的向往!
《蒲公英》
飛呀飛
飄呀飄
落到哪裏
就在哪裏發芽
生根開花
壹把把小傘
悠悠地
輕輕地
飄向田野
河邊房檐
沒人在意的野草
沒人註意的小花
妳悠然綻放
不介意世界的繁華
在壹個個季節裏
妳悄悄演繹著平凡
妳默默釋放著倔強
妳無言地證明著
生命的頑強
飛吧
飛到天之涯
飄吧
飄到海之角
越高越好
越遠越好
《蒲公英》
飛翔的季節
是蒲公英的夢想
小傘是我溫柔的向往
想妳的時候
總是在無垠的原野
看著妳飛翔
像風壹樣輕悠
雖然花期很短很短
而瞬間的輪回裏
總有妳遠行的藉口
愛過的芬芳
悄悄拾起離別的翅膀
穿越最後的風景線
讓記憶深深
刻下壹串飛翔的足跡
想妳的理由
是著陸的地方
壹片燦爛的笑容
6. 古代描寫“蒲公英”的詩有那些
《思佳客·蒲公英》 是左河水的壹首詠物詞作,詞牌思佳客,也稱鷓鴣天,故全稱為《思佳客·蒲公英》。
詞人采用借喻與擬人的藝術手法,托物言誌,表達了蒲公英的壹種胸懷天下,獨立自主,自強不息;誌在四方,不斷開創新的領域;同時為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為解除廣大人民群眾的困難和疾苦樂於獻身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 原文: 冷落荒坡艷若霞,無花名分勝名花。
農夫腳下雜俗賤,食客盤中色味佳。 飄似舞,絮如紗,秋來誌趣向天涯。
獻身喜作醫人藥,意外芳名遍萬家。 註釋: 1、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鐘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種子上的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會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去孕育新的生命。 2、《思佳客》:又名《鷓鴣天》、《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
此調很象兩首七絕相並而成,唯後闋換頭處稍變。雙調五十五字,前後闋各三平韻,壹韻到底。
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壹二句壹般要求對仗。 3、冷落:指受到冷淡的待遇;或冷淡地對待。
如: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二折:"我去的半月其程,怎麽門前的地也沒人掃,壹刬的長起青苔來,這般樣冷落了也?"又如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門前冷落鞍馬稀。" 4、荒坡:廣義的荒地指可供開發利用但尚未開發利用和建設的坡地,包括宜農、宜林和宜牧而荒廢坡地等。
狹義的荒坡通常指宜農荒地,就是還沒有開墾的坡地。 5、艷若霞:蒲公英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那黃、淡紫色花朵在壹片片坡地遠看猶如彩霞般的艷麗。
6、名分:指蒲公英沒有納入花卉的範圍,也沒有花卉的名稱,更沒有得到花卉被呵護、喜愛的待遇。 7、農夫:即從事農業勞動的男子。
如:《詩·豳風·七月》:"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又如,《周禮·考工記序》:"飭力以長地財,謂之農夫。
" 8、食客:指進食的客人。舊時寄食於豪門貴家、幫忙幫閑的門客。
現在指飲食店的顧客。[1] 秋來飛絮向天涯9、飄似舞,絮如紗:這是表達蒲公英的花絮及隨風飛舞,飄到新的地方的形象。
10、誌趣:指意向、誌向和興趣。即心意所向。
見《晉書·阮修傳》:"梁國張偉,誌趣不常,自隱於屠釣。"又如《東周列國誌》第七十九回:"與子胥同朝,而誌趣不合。
" 11、天涯:意為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如: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又如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2、獻身: 指為了某種需要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生命貢獻出來。
13、醫人:即給他人治病。 14、意外:指料想不到;意料之外。
15、芳名:是壹種敬辭,多稱年輕女子的名字。 另外也表示美好的名聲。
此處指蒲公英的美名。 創作背景: 蒲公英,對於少年時代在農村度過的詞人左河水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可是要說真正有深刻的感知與思想性的認識,那還是離別家鄉20年之後的壹次了。
1996年秋,詞人利用壹次建設銀行工作的機會回鄉看望年邁的母親,獨步時他看見家鄉壹處荒坡地頭蒲公英,絮絨又借著壹陣陣秋風不斷飛舞,飄向遠方。歡悅的欣賞之余,詞人突然表情凝重,回想少年時代眼下這片不宜開墾的沙石荒坡,大片的蒲公英雖然無人問津,還常常被人踐踏損害,但卻能年年開放出大片金色的花朵,其美麗幾乎勝過良田中經過農民們精耕細作、施肥灑藥才開放的油菜花,甚至勝過城裏人盆盆缽缽精心呵護的菊花,可謂"無花名分勝名花" 。
這使詞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相似哲理的人生,想起了當時在社會上出現的壹些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在經濟方面,有壹些國有企業壟斷經營,資源配置充足,卻管理混亂,效益不佳;而許多私營企業,缺少領導的關心,資源配置不足,資金短缺,人才不足,要得到應有的貸款、土地等資源,完全靠自己艱苦的努力,取得效益好,發展快的業績。
在人才方面,有許多艱苦奮鬥的勞動模範,有在簡陋條件下創造驚人業績的科學家。特別是許多技術水平過硬的人才,正直剛毅,在冷遇之中依然奮發圖強,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及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們不求私利,不爭名利,卻"意外芳名遍萬家。" 詞人想起這些,心潮起伏,久久難以平靜,於是便寫了壹首七言絕句的詠物詩,以蒲公英為題抒發了自己的感情。
七年之後的2003年,詞人偶然又翻到了這首詩,回想起創作時的情景及自己決心離開省建設銀行那時的心情,覺得這首詩內容還欠完整,思想容量不足,便補充內容寫成了壹首七律,但幾番吟誦總覺得韻味不足,情感表現力欠佳,最後又花了壹番功夫把它改成了現在的這首詞《思佳客·蒲公英》。雖然僅是減少了壹個字,換了壹個逗號,卻由壹首"詩"變成了壹首"詞",平仄變了,語言的節奏、感覺完全不壹樣了,抒發感情的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參考資料 左河水.《詩海》.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