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如何理解蘇軾“拾盡寒枝,不肯居孤沙洲”這句話?

如何理解蘇軾“拾盡寒枝,不肯居孤沙洲”這句話?

蘇軾“拾盡寒枝拒住,孤沙洲冷”的詩句,源於他的“蔔算子,住黃州定慧園”。

(翻譯:彎彎的鉤月掛在稀疏的梧桐樹上;夜很靜,漏壺裏的水已經滴出來了。誰見過壹個孤獨的人獨自行走,像天空中孤獨的鵝?

黑暗中,它突然受到驚嚇,突然飛起,頻頻轉身,卻始終沒有人理解它的無限仇恨。它不停地在冰冷的樹枝間徘徊,卻不肯棲息在任何壹棵樹上,最後孤獨地落在冰冷的沙洲上。)

是上城寫的半夜在院子裏看到的風景。“缺月掛疏桐,漏人初靜。”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制造了壹種孤獨的氣氛,月亮掛在樹上,為妳和谷宏的出現鋪平了道路。“漏”指的是古人計時用的漏壺:“漏掉”的意思是深夜。蘇軾在破釜酒吧水盡更靜的時候步出庭院仰望明月,那是壹個多麽寂寞的夜晚啊!月亮似乎有知趣,從稀疏的桐樹中露出清輝,像掛在枝頭。這兩句話不同凡響,渲染出壹種孤獨出世的境界。接下來的兩句話,“誰看見壹個孤獨的人獨自行走?”周圍是那麽的安靜,那麽的安靜。在這壹切都在做夢的時刻,誰像自己壹樣獨自徘徊在月光下,像壹只孤獨的大雁飛過天空?

先點出了壹個有很多心事的孤獨者的形象,再從孤獨者身上感受到孤獨,使得這兩個形象對應契合在壹起,讓人思考:孤獨者的孤獨心情不就像是壹個仙女的孤獨影子嗎?這兩句話,既是真實的書寫,又通過人與鳥意象的對應和嫁接,大大加強了“遊任”的超越性,具有象征意義和詩意美。物我同體,相得益彰,讓孤獨的形象更加具體感人。

夏潭甚至和別人壹起寫洪,“當妳開始的時候,妳回頭,沒有人能救妳。”這是直接寫妳孤獨的心情。人在孤獨的時候,總會東張西望,回首往事,發現更多的是孤獨。“沒有討厭的人”。誰能理解他們孤獨的心?世界上沒有知己,孤獨是無法忍受的。

“若拾盡寒枝不肯生,孤沙洲冷。”寫谷宏的不幸,他深懷怨恨,驚恐萬分,在冷樹枝間飛來飛去,把所有的冷樹枝都撿起來,不肯活下去,只好呆在孤獨寒冷的沙洲上,度過這樣壹個寒冷的夜晚。在這裏,詩人運用象征手法和別出心裁的手法,以回眸、懷恨、擇地的方式,穿越洪的孤獨,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期間的孤獨處境和不願隨波逐流的高潔自信的心境。作者和谷宏相互欣賞,將谷宏的心理活動人格化,將他們的主觀感受客觀化,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

此詞境界確如黃庭堅所言:“意高,似吃煙花食人,胸中無萬卷書,筆中無俗氣之物,何以得此!”這種超脫世俗的崇高自由的境界,得益於精湛的藝術技巧。作者“以自然之靈謳歌故事”,離題神的主題,在腦海中設定脈絡,以物托人;在《孤獨的彩虹》和《月夜》的環境背景描寫中,場景選擇的敘述簡潔、空靈、含蓄、生動傳神,極具典型性。

這個詞壹直有爭議。其中“拾盡寒枝不肯生”這句話,被很多評論者視為語病,因為大雁是生活在田野和蘆葦中,而不是梧桐枝上。另壹個註釋者認為,寒枝不壹定指梧桐枝,也可以指蘆葦枝;還有壹個註意事項是“寒枝”沒有大雁居住,所以“接”和“拒住”都沒有錯。

但是,我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沒有實際意義。“孤獨的洪”本身就是作者高度抽象的文學形象,起到了表達主題的作用。至於冷枝是梧桐枝還是蘆葦枝,這個問題並不關鍵。重要的是——孤獨的洪是高貴脫俗的精神象征。

據說這個詞涉及壹個美麗的傳說。蘇軾夫人的王英年早逝,他本人也被誣陷流放到偏僻的黃州。黃州的兵馬都姓文。他有壹個聰明、賢惠、美麗的女兒。太子孫和求婚的名人光棍絡繹不絕,文小姐全部拒絕。當她得知蘇軾來到黃州後,私下裏高興地告訴人們:“我的丈夫應該是這樣的。”

巧合的是,蘇軾成了溫氏家族的鄰居。文小姐每天晚上聽蘇軾的詩詞,就躡手躡腳地走到蘇家附近的院子邊,聚精會神地聽。蘇軾後來發現有人偷窺,打開窗戶,看到的卻是壹個匆匆消失的美少女。時間久了,蘇軾明白了姑娘的心思。在拜訪溫氏家族時,她談到了這件事,溫都監當場表明了女兒的心意。蘇軾深受感動,說:“這是我莫大的榮幸。我該請人做媒,結婚百年。”

然而,蘇軾還沒來得及找媒人,聖旨又來了,他再次被貶潮州,限期到達。否則,他會因反抗法令而被判死刑。無奈,蘇軾來不及與文小姐道別,連夜離開。就這樣,求婚被擱置了。幾年後,蘇軾被赦免,回到北方。當他經過黃州時,才知道文小姐因為思念蘇軾,早已病入膏肓。

蘇軾來到文小姐墳前,面對黃花蒿黃土,方魂無處尋,傷心欲絕。她流著淚說:“寂寞沙洲冷。”為了才華和道德而依附於壹個人,是壹種美好的愛情。它能激起活躍的情緒,能使死人復活,能使人在沙漠中生活,能使戀人的幻覺重現...

烏臺詩案的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人生的轉折點。以這壹事件為界,蘇軾的詩歌作品在創作上既有繼承性,又有明顯的差異性。貫穿始終的“回家”情結背後,蘇軾的筆法從少年的無端嘆息,逐漸轉向中年的無奈和老年的曠達——越來越老,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平淡。

公元1082年,蘇軾47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兩年多。苦悶中,他多次遊覽黃州外的赤壁山,寫出了《赤壁賦》、《赤壁賦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篇,抒發流亡時的思想感情。閑暇時,他帶領家人在城東開墾壹片坡地,種田以幫助維持生計。“東坡居士”這個綽號是蘇軾在這個時候起的。

林語堂曾在《蘇東坡傳》中說:“蘇東坡死了,他的名字只是壹個回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內心的喜悅和他的思想,是不朽的。”

現在說起《寂寞沙洲冷》,就想到周傳雄的同名歌曲,歌詞裏唱的是戀人在分別飛翔。“當記憶的脈絡糾纏在過去時,占據內心的是恐慌。有了花伴蝶,孤獨的大雁可以壹起飛翔,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徘徊。”“孤獨的沙洲我該思念誰?”希望今天聽到這首歌,妳也會想到被冤枉貶黃州,和東坡壹家相依為命,孤獨的彼此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