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位於濟南市中心,老城區北部。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景。
大明湖是壹個天然湖泊,最早記載於北魏李道元的《水經註》:“城西南有水...北方大明湖。”隋唐時叫蓮花湖,是水波。宋代稱西湖,金元時稱大明湖。湖邊有楊柳,湖上有荷葉。阿清王朝的劉瀏·高楓寫過壹首聯贊:“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有山,半城有湖。”大明湖也是歷代名人的聚集地。13世紀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感嘆“園林之美,令人賞心悅目,山川之湖,令人應接不暇”。
濟南素有“泉城”之稱,有100多處泉眼,其中名泉72處。明湖是由泉水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從南岸流入,水滿時從北岸修建的北水門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巖構成,因此該湖“雨水不斷不漲,久旱不枯”,常年保持相對固定的水位。公園占地86公頃,其中湖泊46公頃。湖上有裏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六個島嶼。公園的自然景觀美麗宜人。湖面波光粼粼,風箏飛舞,魚兒跳躍,遊船駛過。自古以來,大明湖到處都是荷花、垂柳、花木繁茂。“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有山半城”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公園的人文景觀非常豐富。李夏亭、鐵公廟、南風寺、北極寺等30余處名勝古跡掩映在樹木花草間,展現了悠久的歷史文化。
園內碑刻眾多,其中杜甫《濟南名人多,海右側亭臺樓閣多》為清代何所作,的對聯,何和翁方綱的題詞,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水平。
園內主要景點有牌坊、遠園、稼軒寺、鐵公廟、李夏亭、北極寺、南風寺、慧博樓、明昌鐘亭、明鼎湖、曾公畫壁,湖中央有百米大噴泉,其中李夏亭、鐵公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每年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遊園活動,包括春節文化廟會、春節花展、荷花展、民俗文化活動、花卉盆景展、奇石展等。
胡明湖中央的裏下亭島是著名的古海亭。唐代詩人杜甫,書法家李詠,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在此慶功。杜甫即興作詩“濟南名人多,麗霞亭名滿天下。北岸的鐵公廟是為了紀念明朝兵部尚書鐵鉉而建的。他曾堅守濟南,抵抗太子,但被打敗,被殺。南風寺是為了紀念宋代作家曾鞏而建造的。曾鞏子固,江西南豐人,熙寧五年(公元1072)被任命為冀州(即濟南)周知。他修復北水門,治理明湖,功績卓著,深得民心。此外,園內還有“遠園”、“稼軒寺”、“北極閣”點綴其間,使遊客在欣賞風景的同時不忘懷念過去,受到海內外遊客的壹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