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月兒多情當知我,年年異鄉相逢”這首詩的內容是什麽?

“月兒多情當知我,年年異鄉相逢”這首詩的內容是什麽?

具體原文:

《與園詩》袁枚

飛雲總在心中,明月不流。

明月應該認識我,年復壹年在異鄉與我相見。

作品簡介:

《隨園詩》是清代袁枚的壹部力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本書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後天的道德修養,讀書學習和社會實踐;從寫風景、寫言情到詠物、詠史;從構思到寫作,提煉句子;與詩歌相關的方方面面可謂包羅萬象,從遣詞造句、韻律、比喻、寄托、自然、空靈、曲折,到詩歌的修改、鑒賞、編撰乃至寫作,無所不包。清代性靈派的倡導者袁枚,生性淡泊灑脫,不喜為官。他盛年辭官,與園隱居,自得其樂,再也沒有回到官位。

作者的生活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詩學批評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封為倉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嘉時期的代表詩人之壹。與趙翼、蔣士銓並稱為“乾隆三大詩人”。與趙翼、張文濤並稱“招魂術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中進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為官七年,先後在江寧、上元等地擔任知府,政治聲音不錯,得到時任巡撫尹繼善的賞識。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被迫再次違心出關。但袁枚和上司黃庭桂省長關系非常不好,所以剛滿壹年,請了很長時間的病假,急切地回到了公園。[1]

33歲時,父親去世,辭去職務,養母。他在江寧(南京)買下隋廢園,改稱隨園,造屋定居,史稱隨園。此後,他在這裏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歌和散文寫作,編著《詩話》尋找人才,並獲獎、頒獎,為當時詩壇所敬仰。24歲時,袁枚參加了科舉考試。考題是“賦有我聽風中玉墜叮當”。詩中有壹句妙語“人若存疑,隔日如河”。然而,總統們認為“所涉及的語言不是壯語,他們將被安置在孫山”。幸運的是,尹繼善州長當時挺身而出,避免了落榜。

作品有《小倉山屋作品集》;與園詩(16)及補遺(10);新齊諧24卷,續新齊諧10卷;隨緣菜單1卷;有30多種隨筆、書信,還有陪園的菜單。散文代表作《向姐姐致敬》悲情真摯,源遠流長。古文評論家將其與唐代韓愈的《十二郎頌》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