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新詩發展的軌跡,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裘廷梁主張的“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讓詩歌“通行於今,適用於俗”的詩界革命,主張突破詩歌的文言形式,推動詩歌的口語化與大眾化。
2、 中國現代詩歌的發展,以胡適作為開端,不斷進行詩歌語言與形式方面的探索。並且,在初步探索階段,以周作人的《小河》作為相對成熟的作品出世。隨後,越來越多的詩人以及詩歌流派對現代文學中詩歌的創作做出了諸多貢獻,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新詩的發展。
結合作品分析
1、 胡適在《談新詩》等文章中呼籲“詩體大解放”,目的是為了擺脫新詩在格律上的諸多束縛,但是他的《嘗試集》中的作品並不是太成功,從《嘗試集》中,人們可以看到新詩從舊詩中蛻變出來的軌跡。《關不住了》以前的詩作大都是從舊詩詞中脫胎換骨而來,以白話入詩,帶有半文半白的色彩。《嘗試集》的語言雖然個別詩篇有文言文的色彩,但大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白話語言,明白易曉,接近口語,首開風氣。
2、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壹部真正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全面顯示出現代意識和時代精神的白話自由體新詩集,在思想上,它表現出壹種與舊世界徹底決裂的反叛意識,充溢著壹種熱情的創造精神和更新意識,還竭力歌頌了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現了與宇宙萬物相結合的自我力量,藝術上,《女神》顯示出壹種火山爆發式的激情和狂飆突進的氣概,整個詩集貫穿著壹種蔑視壹切與創造壹切的磅礴氣勢和力度,特別是在外在形式上真正實現了“詩體大解放”。
3、 針對自由體新詩出現的散文化傾向,聞壹多、徐誌摩等人提出新詩格律化的理論主張,他們強調,文學的力量不在於放縱,而在於集中和節制,他們要求詩歌在形式上有適度的表現,提出了“三美”的創作原則。代表作品有如徐誌摩的《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壹首》等。
4、 戴望舒壹向被公認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現代派詩歌的舉旗人,用現代辭藻排列成的現代詩行來反映現代人在現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現代情緒,註意表現詩歌總體上的朦朧美。
5、 艾青的詩歌深深根植於人民和時代的土壤,他的詩很少咀嚼個人的小悲歡,而總是關註著廣大人民命運,同時與人民***悲哀,同憂郁,其詩作多有著新穎動人的形象,這些形象有的是對生動典型的現實生活畫面的截取,有的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創造。
6、 穆旦最能體現九葉詩派詩風,他的詩作標誌著中國現代派詩歌的壹個新的轉機,從單純地表現自我轉而把時代的風雲、人民的命運融匯到自我的內心波瀾中,穆旦詩歌的主要特征表現在:在對死亡和恐怖的關註中,穆旦詩中對於死亡和恐怖有壹種殘酷和冷靜的自我分析,在充滿現代意識的詩行中又伴隨著歷史感。,肉體的感覺與玄學結合起來。
加深印象
中國現代詩歌的發展史中,受到了法國象征主義的影響,以及現代主義的影響,在詩歌的形式和主題方面學習和借鑒,既有對於傳統的繼承發展,同時也不乏對於傳統詩歌創作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