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大營山有四座寺廟。壹座是伏波廟,是為了紀念漢朝將軍富博在開邛郡方面的貢獻而建的。第二個是關盛迪廟,它是為了紀念三國時忠誠的將軍關羽而建的。第三個是班帥廟,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英俊的侯班班固而建的。為紀念明朝壹位名叫何的將軍的英勇行為而建的宮廟。因為大營山是海口的制高點,清朝時,鎮土軍士把這裏開辟為武場,山頂上建了壹個武館,是官兵練武的地方。
上世紀四十年代,大鷹山被侵華日軍占領,作為日軍高射炮基地。抗戰勝利後,成為國民黨第46軍的重點炮兵堡壘。
1950年5月海南解放後,大英山終於回到了人民的懷抱。1954年4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在此修建“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在瓊島長期堅持革命鬥爭,英勇渡海犧牲”的革命烈士。大英山真正開始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公園”,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65438年6月至0935年6月,時任瓊崖綏靖公署專員的黃強將此地定為“海口中山公園”,並開館展示瓊崖的土特產和礦物標本。抗日戰爭期間,公園被日軍摧毀。1952年,海口市人民代表大會提議重建海口公園。
1957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陶鑄到邛崍,決定在山北征用農田,開挖東西湖,修建海口人民公園。朱德董事長在1963考察海南時,提出在公園內增設蘭園,公園的遊憩功能逐漸完善。
經過幾十年的改造和建設,海口人民公園已成為海口市民重要的休息場所。目前,海口市正結合中心城區大改造,治理東西湖,突破大盈山周邊圍墻,將其建設成開放式公園,形成海口市集文化、娛樂、體育為壹體的公共活動區。
人民公園總面積440多畝。坐西向東,花木纏繞山勢,古木掩映,公園就像壹個綠色的蓬萊漂浮在海上。公園正門前有東湖和西湖,就像鑲嵌在轅門大道兩側的晶瑩剔透的鏡子。湖邊椰樹環繞,榕柳翠綠欲滴,樹蔭遮天蔽日,清涼宜人。東湖是橢圓形的,湖中央有壹個島。島上亭臺樓閣雄偉壯觀,轅門大道由壹座九曲橋相連。西湖是壹個葫蘆,脖子很短,水面很寬。每當明月當空,椰林浪漫,東西湖上銀鱗閃耀,與大盈山的綠色相映成趣。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椰影婆娑,泛舟劃槳,令人心曠神怡。公園內有海南解放紀念碑和瓊崖縱隊司令員馮白駒將軍雕像紀念亭。有壹個小動物園,裏面生活著50多種熱帶亞熱帶動物,種植著5000多種各科各屬的熱帶亞熱帶觀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