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端午》
《 tóng?zhōu?duān wǔ 》
hè fà chuí jiān chǐ xǔ zhǎng,lí jiā sān shí wǔ duān yáng。
鶴 發 ?垂 ? 肩 尺 許 長 ?,離 家 ?三 ?十 ?五 端 ?陽。?ér tóng jiàn shuō shēn jīng yà,què wèn hé fāng shì gù xiāng。
兒 ?童 見 說 深 驚 ? 訝, ?卻 ? 問 ? 何 方 ?是 ? 故 ? 鄉。
翻譯:
白發垂到了肩膀壹尺之長,已經在異鄉過了三十五個端陽了。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
作者:
殷堯藩,唐代詩人。浙江嘉興人。約唐文宗太和初年前後在世。性簡靜,美風姿,工詩文,好山水,著有詩集壹卷,《新唐書藝文誌》傳於世間。
擴展資料《同州端午》是由唐代大詩人殷堯藩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作者足跡很廣,遍歷晉、陜、閩、浙、蘇、贛、兩湖等地。性好山水。長期離鄉背井,而今返裏歸心似箭。
這首詩開頭就寫刻畫了壹個白發老人的形象,略寫了端午節的氣氛。然後就寫到小孩子見到自己的喜悅,想要盡快回到自己的故鄉。
詩歌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現已收藏於唐詩宋詞之中。《同州端午》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長期離鄉背井,而今返裏歸心似箭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