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頌》(Ode to Sports)是現代奧運先驅皮埃爾·德·顧拜旦以霍羅德和艾歇巴赫的筆名創作的散文詩,在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繆斯五項藝術比賽”中獲得奧林匹克文學藝術比賽金獎。
《體育頌》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創始人——顧拜旦於1912年第5屆奧運會在瑞典斯德歌爾摩舉行時,用筆名發表的壹篇優美動聽的散文詩。該作品獲得了首次舉辦的奧林匹克文學藝術比賽金質獎。這篇作品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
《體育頌》經歷了多年,其間壹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爭先傳誦,具有永久的魅力。《體育頌》體現了時代特點和重大社會意義的奧林匹克理想,閃耀著顧拜旦體育思想的燦爛光輝,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強大的美學力量。
擴展資料:
創體育頌作背景
《體育頌》的寫作時代背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創辦到1912年舉行第5屆奧運會前夕,奧林匹克運動在西方世界被蒙上了壹些陰影,發生了變異,暴露出了不少弊端。
加拿大學者托瑪斯在《體育與民族主義》壹文中就指出:十九世紀前半葉是民族主義概念為人們接受的年代,開始是由自由主義出現的,爾後成為沙文主義。歐洲民族主義的成因可以聯系到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復興。
於是,奧運會可以用來作為衡量體育中民族主義發展程度的氣壓計。他在文章中列舉了從第壹屆奧運會開始都曾經多次暴發壹些民族主義糾紛。
僅以1908年在倫敦舉行的第四屆奧運會為例,由於英國裁判偏袒該國選手引起其它國家,特別是美國選手的不滿,兩國曾在拔河比賽中發生爭吵,後來在400米跑中英美運動員又發生沖突,而英國裁判又整了美國選手,致使美國選手棄權罷賽以示抗議。
百度百科—體育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