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造傘》
魯班是我國古代著(zh?)名的木匠(ji?nɡ)。他有許多發明創(chu?nɡ)造。傳說,傘就是他發明的。
有壹天,魯班和妹妹到西湖遊玩。忽然下起了大雨,遊人被淋得四處躲藏。
雨中的西湖山青水綠,更加迷人了。?唉!?妹妹嘆了口氣說,?要是在雨天也能遊西湖多好哇!?魯班說:?我在湖邊蓋幾個小亭(t?nɡ)子,人們坐在亭子裏觀賞(shǎnɡ)風景,就不怕日曬雨淋了。?妹妹說:?可是坐在小亭子裏,只能看見附近的景色。要遊遍(bi?n)整個西湖,得需(xū)要多少亭子啊!?魯班想:?妹妹說得有道理,要是能造出壹種既能擋雨又能帶著走的東西,該多好哇!?
忽然,雨中傳來壹陣孩子們的嬉(xī)鬧聲。魯班擡頭壹看,只見壹群小孩兒正在雨裏追逐(zh?)玩耍。他們每個人頭上都頂著壹片荷葉。那些落在荷葉上的雨珠,順著荷葉脈絡(m?ilu?)不停地向四周流去。?有辦法了!?魯班興奮地對妹妹說。
魯班跑回家,照著荷葉的樣子,先用竹條紮好架(ji?)子,再蒙上羊皮?妹妹試了試,說:?要是能在用的時候把它撐(chēnɡ)開,不用的時候又能折起來,就更好了。?魯班眼睛壹亮,說:?對!?他又反復試了許多次,終端於造出了能開能合的傘。
二年級下冊《魯班造傘》教學教案
教學預設目標:
1、 認識?魯、著、匠、創、亭?等12個生字,會寫?創、觀、湖?等8個生字及?創造、西湖?等詞語。認識偏旁三框兒。
2、 默讀課文。了解魯班造傘的經過,體會魯班是怎樣觀察,樂於動腦動手的。
3、 教育學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於觀察,樂於思考,勇於實踐,取得成功。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明白在生活中應該勤於觀察,勇於實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乒乓球和可樂瓶
教學過程:
壹、鞏固識字,遊戲引入。
1、 出示生字卡片,先抽生讀,再?開火車?讀。
2、 打開課件,識記《詞語大課堂》中的詞語。
3、 輕松片刻,做?巧移乒乓球?的遊戲。
(教師出示壹個乒乓球、壹個從中間割斷的可樂瓶,把乒乓球罩在瓶子裏,讓學生觀察思考:?雙手不接觸乒乓球,保持瓶口向下,怎麽以最快的速度把乒乓球移到旁邊的盆子裏?並讓學生大膽實踐,由此引入新課教學。)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註意把生字讀準確了。
2、 同桌壹起再讀課文,邊讀邊標出有幾個自然段,並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壹件什麽事?魯班怎麽想到要造傘的,為了造傘,他是怎麽想,怎麽做的,結果怎樣?
3、畫出相關的詞句,先獨立思考後,再與好朋友交流。
三、 交流講解,感悟理解。
1、聽第二段朗讀,師問:?文中講魯班去了什麽地方幹什麽?遇到什麽事?
(抽生回答。師播放西湖美景圖,並適時背誦相關古詩,讓生領悟西湖的無限美麗,為理解文中的妹妹因下雨不能欣賞美景而失望的心情做鋪墊。)
(板書:下雨)
2、抽生表演第三段的情景,指導讀好人物語氣:?唉?是妹妹失望的真情流露;?該多好哇!?是妹妹的`美好期盼。
3、思考討論
(1) 哪些詞表明雨中西湖的景色更美?
(2) 魯班聽了妹妹的願望,他想到了什麽?(板書:蓋亭子)
(3) 妹妹對魯班的想法滿意嗎?她有什麽顧慮?
(4) 魯班聽了妹妹不太滿意的話後,他又想到了什麽?
(5). 總結引導:魯班是壹個有問題非要解決的人,他想著要造壹種既能擋雨又能帶著走的 東西,這東西是什麽呢?正當他苦思冥想的時候,他看到了什麽?
4、讓學生觀察文中的第壹副圖和課件上的圖畫,並說說畫面的內容。
(板書:荷葉)
(1) 指導學生畫出文中?不停地流?,按?不停地進行擴展練習。
(2) 師問?魯班看到這個情景,他想到了辦法了嗎?
(3) 抽生回答文中?興奮?壹詞表明的內涵,並指導朗讀。
(4) 打開課件中魯班造傘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上的人在幹什麽?註意他們的表情和動作。
5 、抽生回答後,齊讀第五段,思考、討論、回答
(1) 哪句話表明他造傘的心情很急切?
(2) 魯班是不是壹下子就把傘造出來了?妳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3) 指導學生圈出文中?反復、許多次、終於?等詞,抽生說壹說這些詞在文中表示的意義,並指導學生反復朗讀理解。
6、魯班真是壹個了不起的人,妳學了課文有什麽想法,能說壹句贊美他的話嗎?
7、課件中的?語文大課堂?,了解魯班的發明有哪些。(播放前先抽生回答)
四、折紙遊戲:動腦想壹想,動手做壹做。
每生拿出壹張方形的紙,老師先讓學生把它平均分成四份、八份、三份、六份等,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再讓學生用這張紙折成手工作品,折成後交流展示。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第三題。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