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散文嗎?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於詩歌的。妳所見過的散文是什麽樣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人間無味散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間無味散文 篇1有壹些事,說起來平常,可時時想起,心裏似乎感覺有些許難受,於是,今日有點空閑,我想簡單地記下來。
父親大概六十五歲的時候,從壹個單位退休了,因為是合同工,工資與退休金是壹次性結清。回來以後,除了種幾畝內包責任田外,就跟外包工頭到建築工地上打工,因為瓦工活又臟又累,年輕人不願意去做,開始是跟在瓦匠師傅後面拌水泥,攪砂石,挑磚瓦等,不久也學會了砌墻,忙時小工當作大工用。由於父親的勤勞,不怕苦和累,又老實巴交,從不計較工價的多少,所以,許多包工頭都喜歡找他幫忙做工。
日子壹天天過去,雖然苦壹些,卻也生活得踏實與快樂,就這樣平靜地過了幾年。可能是老家那條小圩住戶比較少,那年,有壹個化工企業需要擴建,經過測算那裏拆遷費比較劃算,當地政府於是要求將這小圩拆遷,農村老百姓,也不知外面的形勢,更不懂什麽政策規定,也不會說什麽大道理,在拆遷小組人員的勸說下,大家就紛紛隨意簽訂了拆遷合同,我家也算了幾萬拆遷費,分了壹塊新住地,經過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又蓋上了新房。
隔壁叔叔是壹小企業的廠長,以前大集體時是生產隊隊長,後來又擔任村委會委員,與我的父親是叔伯兄弟,脾氣耿直,能說會道,有壹定的工作能力,那時,我家或是隊上哪家有什麽事都找他去幫忙,生活條件也比我家富裕很多,那時拆遷,他第壹個帶頭,也是第壹個在新住宅上蓋房。不知是過於辛勞,還是其它什麽緣故,房子還沒完全結工,去醫院查出了毛病,立即去大醫院進行了手術,可算是死裏逃生。
經過千辛萬苦,我家的房子也蓋好了,總算安定了下來,過了三年,日子有點好起來,可不幸的是,祖父被人家車子撞傷,造成股骨斷裂,我們家人老實善良,沒有與人家計較,到醫院檢查後,醫生說祖父年紀大了,當時已九十壹歲,骨頭酥松,不能開刀,只能保守醫治,配了藥品與膏藥,只要不疼痛就好,祖父每天躺在藤椅上,有時父親用輪椅車推著祖父到外面透透氣。有壹次,祖父耳朵裏突然有了皰疹,非常痛苦,後來請來民間專家用祖傳便方才治好,可過不多久,又發生了壹次小中風,經過掛水,吃藥,過了好壹段時間才慢慢恢復,但終沒有熬過四年,三年後的壹個春天的傍晚,祖父突發並發癥而去世。
祖父去世後的第二年,叔叔因病情轉移,經多方醫治,終不能挽救,在非常痛苦中也離開了人世。前年,因不幸,我的堂二伯也因病住院,雖然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極力幫助醫治,可最終還是未能挽救二伯的生命,下葬那天,他的兩個兒子讓我父親給做了簡單的儀式。
生活在壹天天向前,近幾年農村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土地進行了流轉,老百姓承包的責任田也不用自己去種了,都包給了承包專業大戶,父母也不用像以前那麽辛勞了,可不幸的是,去年夏天,祖母突感身體不適,請醫生看後,掛水吃藥也沒好轉,前後沒有半月,就離開了人世,度過了人生的九十五個春秋。
祖父母不在世了,家門口也要有人照看,父親已七十多了,那就在家忙忙吧,把家園忙得漂漂亮亮。在前庭圍墻外路邊栽了兩棵桂花,還未到八月就能聞到桂花的香味,栽的三棵樟樹,上面像傘壹樣,在夏天給人帶來涼爽;在圍墻的右邊,長了棗樹,桃樹等,水渠裏栽了蒿筍;路邊的菜地裏長了黃瓜,花生,山竽,黃豆,金針等;在前庭圍墻裏,栽了兩棵大鐵樹,有壹棵今年已經開花了。圍墻邊的花池中,種了蔥,蒜,還有菊花,萬年青;後庭圍墻裏栽了桂花,紅楓,芍藥,牡丹,枸骨,杏樹,香櫞樹,桔子樹;今年的梨子與柿子結得特別多。父親在圍墻裏還種了莧菜,空心菜,青菜,生菜,另外還長了芝麻,薄荷等;在左邊圍墻角落處還養了狗。父親壹邊忙著家園,每天還要做飯。隊上有壹塊承包田包給了人家種樹苗,經理知道父親勤勞,有時還請他去幫搞綠化,挖坑栽樹,澆水修剪。
春天過去,夏天來了,父親不願閑著,在我老家右邊有壹條大河,父親又買來十幾口地籠,地籠主要捕撈小魚,龍蝦,黃鱔,泥鰍,螃蟹等的壹種工具。每天早晨父親都能捕到壹些,把壹些大的拿到街上賣掉,小壹點的分給鄰居或自己吃。但好景不長,有壹次因河水下落,地籠露出水面,第二天早上發現地籠全都被人偷了,父親心裏感到非常郁悶,不開心。我們當兒女的都開導他,讓他不要再去忙了,列舉了社會上的許多例子給他聽,許多比妳有能力的人現在又是如何,有許多比妳年輕的或是年老的,無論是當官的或是老百姓,有富貴的與貧苦的,到最後又將如何,父親妳再過兩年都已八十歲了,也該歇息了,要想想開。父親聽後,只是默默無言,想起多少年前,我們承包的壹輛中巴客車,在年底春運的時候,因為旅客較多,父親到車上幫忙,有壹位從外鄉回來的女孩,帶了好多包裹,父親出於好心幫她拉上車並安放好行李,可到下車時,由於匆忙,回到家後發現少了壹個小包,家中的父母來找父親,無耐我們只好給予賠償了事;父親還想起了附近村上的壹些人與事,許多以前與他壹起參加勞動與他年齡相仿的人,現在只剩下了幾位,能活著的不是病就是傷,還有幾位比他小壹輩的中年人,如今也是傷痕累累,在家療養休息。我對父親說,不要想那麽多,人生有得有失,禍福相倚,應該知足常樂。
從此,父親不再去放地籠,社會的許多現狀,人間的許多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紛紛擾擾又有多少人能記得清楚呢!他只想簡簡單單,平平凡凡地安靜地度過自己的余生。
今天又是壹年壹度的端午節,今天平平淡淡地寫下壹點人與事,這與像我父親壹樣的苦人又有什麽關系呢!雖人間無味,但在這節日之時,我還是深深祝福:好人壹生平安!
人間無味散文 篇2時間過得很快,離今年結束的時間只有短短的4天了,在這裏也有很久沒有上來看過了。感覺特別的欣慰,還有很多的朋友記得我這個在滄海中的壹粒(淡水)。
加入這個群也有壹段時間了,感覺特別的好,很長時間沒有說話,也沒有見到管理員把我給踢出去。這點在我以前的群裏是前所未有的情況呢?今天壹上線,已經是10點多了吧。也不知道說什麽好,就發了壹個時間在群裏,嘿嘿,還有人出來說話了,壹個叫年華的人說了壹句就是呀!呵呵,不過看到他說的水姑娘加了壹塊西瓜。還讓我遇到壹種知音的感覺。突然間很喜歡被人叫水姑娘
常春藤站是我在這個群裏認識最早的壹個朋友。當然還有格和默寒、蘋果等,不過最近很少看見蘋果了。有幾次想和他們說說話的時候,他們也有自己要忙的事情。這本就是生活吧。都要為自己的生活去奔波去勞累。
常春藤站給我感覺還很特別的,但有什麽心事,還是不怎麽適合和他聊吧。嘿嘿,這個家夥竟然想我去成都給他家做保姆。呵呵,這次,覺得他還很孝順的。心有余力而不足吧、我也有我要照顧的家人。
最近壹次見寒的時候,記憶猶新。清楚的記得把心事說給了這個妹妹吧!哎,也沒有幫我想到什麽辦法的,不過聊天了,心情真的變得很愉快了,不在像以前那樣陰霾。喜歡壹個人的時候,在自己心裏真的是最好的。聽不得別人說他的壞話,聽到了還會拒理反駁這個妹妹的鼓勵,讓我振作起來,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格,也只有今天早上才見到了。還真有很久沒有見過格了。嘿嘿,喜歡這樣的感覺淡水,抱抱。
無味淡水,這個名子壹直陪著我走過幾年。喜歡這個昵稱,很喜歡淡水的味道。記得上學的時候買不起水喝,也只能喝開水,有誰能喝出開水的味道,會壹直喝下去呢?淡淡的清爽它猶如我人壹樣,淡淡的、清恬靜
喜歡波紋,看那陣陣漣漪。記得小時候,經常和玩伴壹起去河邊,用小石頭扔進水裏看那陣陣被蕩漾起的波紋。夕陽的光輝照在河面上,金光閃閃的。偶爾還能看見水鴨子出現在河面上,遊來遊去的。在我眼裏它並不是醜小鴨它比天鵝還要美麗。
淡水,我喜歡妳、永遠都喜歡。只有喜歡自己了才有資格對別人喜歡。
藍藍的天空,青青的草地,靜靜的河水,無不流趟著。當妳望空、俯地、看水時,是否想起我這個朋友呢(淡水)?
淡水無處不在的。妳們了解嗎?
我的世界妳不懂,禁止妳們進入,妳的世界我不懂禁止自己進入。
人間無味散文 篇3“春雨、杏花、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地就在那裏。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壹樣的向心力當必然存在。”這是臺灣作家余光中先生《聽聽那冷雨》中的精選段。這字字句句無不使讀者從身心產生***鳴,讀者深切地感覺到老作家對祖國壹片深沈而執著的愛。這是海外遊子對祖國經久不變的情。
古老的文字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壹種歸宿。它的祖先的根,是祖先的魂,是祖先留於後人的不變的記憶;它是祖先對後人的寄托,寄托著他們創業的艱辛、耕耘的辛勤和歷史的演繹。它的橫橫豎豎顯影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它是每個中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方塊字以它平常的壹筆壹畫組成壹個不平凡的統壹體,以其獨特的結構——壹身兼表音形意三種功能,向人們展示中華傳統的悠久,中華歷史的浩蕩、曲折,還有華夏民族的與眾不同。遙望歷史,方塊字經歷了幾千年的演化過程,記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鐫刻著朝代的興盛衰亡和人們的生老病死、繁衍不息。歷史的車輪滾滾,輾過了五千年,每壹道車轍都是神龍文化不滅的記載。方塊字因此成了中國歷史的發展的過程的射影,留下拉《史記》《春秋》等不朽的歷史巨篇,成為後人回顧歷史的依據。
方塊字的魅力是任何別種文字所無法企及的。它本身就是壹首古老的情歌,深情、纏綿;它本身就是壹首精辟的詩,刻骨、醉人;它本身就是壹篇抒情散文,向人訴說著、傾灑著滿腔激情,令人隨之起伏,隨之蕩漾,大有與之同生死、***命運之勢。方塊字的靈魂在於它是悠久歷史文化的結晶,是壹個民族素質的體現;它的魅力在於它能楸住人們的心,讓妳無時無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身上流著的是龍的鮮血,擁有的是壹顆赤誠的中國心。
難怪身在他鄉異地的中國人,無論做到哪裏,無論幹什麽,無論改變了多少,都不會改變他們對祖國深沈的愛。他們始終知道自己是中國人,擁有壹顆中國心,夢裏總是飄洋過海回到故鄉,回到生他養他的熱土。難怪遊子們偶爾壹次聽到鄉音,偶爾壹次瞥見方塊字也會激動萬分,甚至熱淚盈眶。這淚水中蕩漾的是那股經得起滄海桑田的濃濃鄉情。
於是民族的心靈,祖先的會議和希望便有了寄寓。所以余光中深信,每壹個中國人也都深信,那方塊字足以令多少人夢裏牽掛著的希望,是華夏民族的魂,是中華民族的根。
人間無味散文 篇4我愛書成癡,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現在雖然也經常買書讀書,但熱心已經大大的打了折扣。也許是因為有了網絡,也許是歲月蒼老了人的本質。盡管如此,我卻永遠相信,只有書才是我壹生最忠誠的朋友和愛人。但是我也知道,愛書成癡,並不是好事,雖說做壹個書呆子,對自己也許沒有壞處,可是對社會對家庭,都不可能有什麽幫助。從另壹方面說,學不能致用,亦是壹種浪費。很可惜,我就是這麽壹個人,可是多年的書本化為今日的頓悟和寧靜。悄悄對我說:這就是了。這就是壹切了!
我的人生沒有花團錦簇,綠草成茵,可是蒼天也給了我壹席之地,也許荒涼也許寂寞,但我這裏自有我的琴曲飛揚,香舍別韻。我總愛說的壹句話是“寂寞笑我太寂寞,我笑寂寞不懂我”,其實,並不是我有多麽清高,只是有書的陪伴,我從來不知道寂寞的滋味。
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可是,上蒼是公平的,它給了每個人不同的財富和能力,無論何時,我都要感謝蒼天賜予我對書籍永遠摯愛的這種精神。從小到大,是書籍陪伴我走過了風分雨雨,走出了迷茫仿徨,也許,別人會笑我壹無所有,笑我愚腐,可是,我真的不在乎,我從來不會去拿別人的話折磨自己,無論是嘲笑譏諷,冷漠和打擊。我就是這個我,誰都無法改變的我。這都是書籍對我的熏陶和影響。
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我看過的第壹本書是《小狒狒歷險記》,那時大概有七周歲。是姑姑送我的禮物。我第壹次自己花錢買的書是《林中睡美人》,是壹本小人書,價錢是壹角壹分,是大人給我買糖的錢。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也算是奢侈了。經歷千難萬險最終回到媽媽懷抱的小狒狒,被王子吻醒並從此擁有幸福生活的公主永遠的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也就從這時起,我愛上了書籍,愛上了文字的美妙,沒有別的原因,喜歡而已。值得慶幸的是,我壹直把這種喜歡堅持了下來。後來看了魯迅的小說孔已己,琢磨著他的名言: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我就真有種去偷書的沖動。不過,我終究沒有竊成,因為那麽多的打折書和微縮本救了我,因為,這個價錢我還付得起。我每次進成最高興的事就是在書店裏挑選書籍,臉上帶著滿足和欣喜。那時,我最羨慕的人就是書店營業人員,每天面對那麽多的書該是多麽美好的事情啊!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就幾乎讀遍了世界名著,為了有書讀我可以舍去許多,其實這事沒什麽可顯示的,誰都可以做到,我沒別的能力,也就是能和書過不去,壹直到現在都是如此,這就是我的性格。“躲進小小的房間,把門關嚴,很有壹種幽閉感,跪在滿是書的床上,再拿起筆,呵,鬼鬼祟祟的舒服。”請別嘲笑我,因為我沒有危害社會,更沒有惹到妳。
歲月匆匆,在人生的旅途中,人們且走且停,是無悔還是無奈,是滿足還是不足,是貪圖名利還是附庸風雅,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和活法,誰都別去嘲笑誰打擊誰,只要做好自己就行。無論別人的路如何,但哪裏有書,哪裏就是我的歸程。
人間無味散文 篇5壹個人在現實生活中能把生命中的每壹天都活的轟轟烈烈,精精彩彩恐怕實在是不大可能的,即使是壹生卓有成就的大家,也不可能做到。平淡其實是每壹個人壹生生活中的常態,因為任何壹個人都不可能壹輩子都大紅大紫,大富大貴,大起大落。面對平淡,我們采取的態度是應該敬畏,敬畏平淡,才是面對生活的從容態度。
就像太陽每天沿著壹定的軌道升起降落壹樣,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從中年到老年,每壹個人都在沿著這個固定的軌道運行,壹直走到生命的終結。面對這個現實軌道,任何人即使再偉大的人也不可能改變這個程序,改變這個現實。那麽,那些趨競的心,浮躁的想法就應該停止下來。因為生命的每壹個階段每壹個過程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周轉那樣次序井然當來必來誰也擋不住,誰也阻止不了。無論妳承認不承認,成功之前,光環過後,平淡都是生命中最長狀態,平淡是生命中的本真,是生命中的常態,我們要追求成功,要追求輝煌,但實在沒有必要刻意的追求,因為成功輝煌的背後是什麽,還是平淡。
敬畏平淡,可以使我們把生活安排的充充實實,有條不紊,使生活的每壹個細節都做得那樣妥當;敬畏平淡,可以讓我們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條,踏踏實實,愉愉快快,上對得起別人,下對得起良心;敬畏平淡,可以使我們善待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他人甚至任何壹個人,不因胡言亂語而傷害了他人的尊嚴;敬畏平淡,可以使我們以悲天憫人的情懷面對他人意想不到的災難和苦難,為自己擁有的平淡而感動。因為敬畏平淡,我們會給年老的父母敬上壹碗熬好的健身養顏的黑米粥;因為敬畏平淡,我們會給成長的孩子有耐心的挑選壹件合身的衣服,和孩子耐心的談壹次話;因為敬畏平淡,我們會把熱情和關愛帶進到工作裏,讓我們的工作充滿意義和愉快;因為敬畏平淡,我們會準確的記住朋友的預約,而不會輕率地失言和忘記。因為敬畏平淡,我們會伸出友誼的雙手幫助我們能夠幫助的受到災難侵害的生命。因為我們敬畏平淡,我們的生活才充滿了真,充滿了善,充滿了綠意的蓬勃。
敬畏平淡,因為平平淡淡才是生命中的本真,是生命顏色中的白與黑,晝與夜,花開與花落,月圓與月缺,潮起與潮落。敬畏平淡,才會善待平淡,經營生活,那麽,就讓我們從平淡中冷靜的去體味人生,關愛人生,提煉人生,升華人生,讓平淡成為人生最美的風景。
人間無味散文 篇6煙雲裊裊遮鳳尾
朝天鳴唱碧雲邊
雲遮面,風扶須,奈何故土隔烏山。
暖風夾雜著青草的香氣,輕撫著眾生的心緒。天空明媚而澄清,偶爾幾朵白雲飄過,使人心緒輕盈安逸。遠山蔥蘢,近旁群花爭艷,五彩斑斕的故土,刻畫出壹幅詩意盎然的畫卷。
晨曦照進房間,坐在獨屬自己的壹抹陽光中,溫壹壺暖香,品味這難得的悠閑,心中,便充滿慵懶和安然。時光的花蕊慢慢舒展,用心去感受,便會生出無限溫馨。種壹朵心花於塵世,藏壹份淡雅和淳樸,感受幸福,淺畫懂得,等歲月的潛移默化,在塵埃間穿流而過,心,便有了壹份釋然,就像那隨風飄散的蒲公英,恰似我心裏的朦朧,又如對未知的期待,散發著如水的溫情,淡雅悠然,以壹抹溫馨,輕撫著六年。
總是在想,世間萬物追尋著繁華,平凡卻總是感動紅塵,歲月變遷,沿途風景,雖千嬌百媚,心中那壹抹揮之不去的幽香,仍是最優雅的那壹朵。
總愛,將心放逐在陽光中,用淡然的心境,拾撿遺失在時光縫隙中的感動,用來裝點平淡生活的絢爛。用簡單的心境,對待仿徨在紅塵之間的迷茫,用來感受無可奈何的下壹刻。不求嫣然芬芳,只為那壹抹淡淡的純色,悠遠不散。過往,無論潛移默化,還是深藏淺遮,都是流年歲月的`印記,總會有壹處港灣,能用來安放靈魂。每每神傷,卻看遠山裊裊飛煙,無憂無慮,但又胸懷碧水藍天,淡入廣闊世間,卻也是花香浸入,優哉遊哉,安然釋然。依著那份清香,提筆勾勒,寫下幾行小字,不為記錄,只為在生命靜怡處回望,那份遇見的欣喜,仍能在心底暗香四溢。
心底,總有壹種期待,在那煙花裊裊的世間,等婉約千年的歸人,輕撫紅唇,悠然相見。輕挽衣袖,淡扶垂柳,妳是我唐詩宋詞中的女子,我是妳水墨丹青中的知音。塵世,因為有愛,才有萬紫千紅的美麗,歲月,因為有妳,才有了風輕雲淡的嫣然。只羨鴛鴦不羨仙,萬千紅塵中,只因有妳,便有了輕盈安逸的時間。
止於繁華,伴著平淡的人生,雖沒有風起雲湧的激蕩,卻充斥著晶瑩剔透的釋然。身處紛擾喧囂的世間,已然負累,只願伴著那壹池清淡優雅的蓮池,讓心輕輕浮動,舒展在靜水中,無拘無束,便已醉了。
夏日的天氣,猶如人的心情總是難以捉摸,唯有那壹朵蓮,靜靜的書寫著過往的雲煙。時光,寂靜無言,在心緒起落之間,多少最美便已然錯過。 往事已逝,不再現,不如放下,沾壹點露珠擦拭眼眸,洗滌心中的幽怨,放逐在煙雨之間,感受時間的變遷,以壹顆隨緣的心,隨壹縷微香,尋壹處幽靜,采壹束白蓮,聽壹聲蟬鳴,伴著無浮無躁的心境,於這滾滾的紅塵間,蘸著露珠,把往事塵封,踏著下壹刻的晨曦,與那新的陽光,醉尋希望。
於這紅塵間,有太多的傷痕,便如那蚌中的珠砂,雖每時承受著疼痛,卻在蚌開時刻,擦拭去世俗的塵埃。擁抱著陽光,讓往事壹笑而過,人的心,需先放下,才能再用來裝填幸福。然終不是無情之人,有過惆悵,有過心傷,慶幸還有壹份溫情和感動相伴,如浮萍無根卻有情,雖有淚,亦生香。
生活,就是壹場無休止的奔波,等妳停下來回顧往昔,有愛,有恨,有淚,有笑,有溫柔。人生,就是坎坎坷坷的山路,等妳停下展望山下,有花,有草,有石,有樹,有羈絆。卻又如何?相遇過,相伴過,在這鳳鳴之地,愛過,恨過,哭過,笑過,以後,也依舊會遇到愛恨情仇,
生活平平淡淡,每壹刻都有溫馨;日子浮浮沈沈,每壹刻都有欣喜;時光匆匆流逝,每壹刻都有浪漫。若寫成詩,也就幾行,卻也足夠感悟壹生,字裏行間,都透漏出溫柔和淡雅。人生,離不開紛紛擾擾,學會淡然,品壹口茗茶,入口芬芳;看壹出風景,五彩絢爛;聽壹曲秦腔,心緒起伏。傾聽歲月的梵音,流光過處,不驚不擾,恰似壹縷悠然隨風飄蕩,將心靠岸,並不會再迷茫。
人間無味散文 篇7不知道這樣好不好。品味了生活的淡,才知道擁有激情與無限可能的每壹天都更令自己向往。與萬千年歲相同的是今日的時間,自從令人不堪思量的那個宇宙誕生起始,時間存在並永遠存在。變得不是時間本身。而是滾滾而來的宇宙的路。現在輪到我們走路。與時間並肩同行,卻有天與時間分道揚鑣,消失在茫茫世界中。拋卻時間的陪伴,我在事物之“道”上踐行著萬物約定的宇宙規則。我在世界中存在,毋寧說我在宇宙世界中存在。我在人類世界中誕生,毋寧說我在宇宙空間中誕生。我時而遵循宇宙奧秘而生活,時而在社會綱常的規矩上行走。壹年四季,是宇宙的規則。學而不以,人生的規則。我忽然感覺人的時間太短,人的壹生又不知短短幾何了。當我們看清這壹切時,這世界存在時,恐怕已經過了二十多年。我們踏上人生的橋梁,卻發現自己如何下不了橋。我們想好好準備壹番再踏上,卻發現準備的時候,就早已經在橋上走了很遠。當壹個人沒經歷過壹些刻苦銘心的事,他會向往,向往有那方面的經驗,指導自己的生活。當他經歷了,卻發現,他老了。他的生命快結束了。他沒時間了,不再需要了。他已經沒機會在自己處於壹個懵懂少年的時候,就給自己壹個更好的結果。所以,有人去寫壹些東西,或者稱為“書”。留給後人看,仿佛可以采納。
於是有人把這些東西歸納,對世人說,努力,讓自己生活的好。不管是少時的學習還是優異的工作時間。給自己留壹個最好的選擇結果,在年少時候就努力不在余生後悔。這可以看成是壹種思想的進步,是壹種發展社會和人類物種繁榮昌盛的好規則。但少不了,人不如棋局,輸了還可重新來過,總結經驗後便可叱咤風雲。人生便是壹局當局者迷的遊戲。除了年少時的努力,生活愈平淡,愈能發現自己不羈的靈魂,和自己那顆動蕩不安的心靈。我們總在追尋,另壹種生活軌跡。淩駕於現在的生活,現實生活之上,那裏的每壹秒種都與這裏不同,那裏的宇宙能讓我們,仿佛看過壹幕幕人生過往的舞臺劇。只剛剛謝幕,便仿佛已是千年之前的事了。
不知道,誰的生命會在怎樣的劇情中消亡。
看不完,所有需要知道的東西。
該以壹種怎樣的思想行走在宇宙中呢?
跳出宇宙的,不是我,不知道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