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初唐四傑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詩》
盛唐:李白《蜀道難》、《將進酒》杜甫“三吏三別”王維岑參高適
中唐:白居易《琵琶行》、《長恨歌》
晚唐:李商隱《錦瑟》、《無題》杜牧、《江南春》、《清明》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沾巾。
譯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妳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妳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妳,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壹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2、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擴展資料:
1、初唐詩人的詩歌創作:
初唐詩壇有兩大創作取向:宮廷詩人詩歌的戲樂取向和初唐四傑、陳子昂等人儒家“詩言誌”的創作取向,可以把初唐詩人分為二類:壹類是圍繞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武則天身邊的宮廷詩人;另壹類是與宮廷關系較為疏遠、或者是飄遊在山野之中的詩人。詩人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直接影響著他們詩歌創作的取向和詩歌風格的形成。
2、盛唐詩人的詩歌創作:
熱情洋溢、豪邁奔放、具有郁勃濃烈的浪漫氣質,是盛唐詩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靜優美之作,也同樣是生氣彌滿、光彩熠熠的。這就是為後人所艷羨的“盛唐之音”。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壹個重要朝代,這個時期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文化藝術取得輝煌的成就,特別是中國古典詩歌處於極盛時期。詩歌創作在唐代已成為社會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壹,朝廷的科舉制度也由寫論文取士改變為詩賦取士。在流傳下來的文學典籍《全唐詩》中,就輯錄了兩千三百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 唐代詩歌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