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玉石史上偉大時代的絕唱

玉石史上偉大時代的絕唱

玉石史上偉大時代的絕唱

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前身是將和田玉從新疆運往東西方的“玉石之路”。考古發現表明,早在商周時期,也就是絲綢之路開通前1000多年,新疆和田玉就通過玉石之路被送往中原,成為王公貴族的珍寶。從西周開始,皇室和貴族就把玉用於祭祀、朝覲和日常生活,對復雜的寢具也有規定。玉已經成為禮制的重要象征。徐州博物館的標誌――獅子山楚墓出土的龍形玉佩就是這樣壹件寶貝。

玉龍長17.5cm,寬10.2cm,厚0.6cm,略大於手掌。它是由和田玉雕成的,和田玉溫潤,有玻璃般的光澤。由於在陵墓中埋藏了2000多年,龍身局部有汙漬。玉龍造型雄渾有力,身體呈S形卷曲,胡須裸露,眼睛寬闊,鬃毛向兩側卷曲,前肢曲折,爪子鋒利,尾巴卷起展平,全身飾有蝌蚪形渦紋。玉工用凹版雕刻、浮雕雕刻、局部透雕等手法,表達龍乾深淵、等待時間的寓意。玉龍的眼睛下面有壹個穿絲線的鉆孔,說明是裝飾品。

在中國玉器史上,戰國至西漢時期是壹個工藝高峰。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以及鐵器和錘具機器的使用,帶來了壹場玉雕技術的革命,改變了玉千百年來的古樸,變得精致。對此,有專家總結出了“五字公式”:利,直刃,鋒利到可以割手;光亮、打磨過的玉,光潔;兇,動物形象兇猛;細,花紋扭曲,比頭發還細,稱為“遊絲雕”;空,大量使用鏤空,比較巧妙。S形玉龍出現在戰國時期,但基本上是橫S形,豎S形玉龍只在西漢早期的諸侯墓葬中發現。徐州獅子山的這條垂直的S形玉龍,做工精致,體型巨大,在國內首屈壹指。戰國時期,濃厚的尚武進取的社會氛圍,直接影響了玉器的審美取向。漢初楚王墓出土的這條玉龍,有著明顯的戰國遺風――漢中葉皇權加強,四海夷平,玉質變得溫潤柔和――可以說,這條玉龍是中國玉器史上浩蕩時代的絕唱。

雖然在古代被盜,但獅子山楚王墓已出土各類文物2000余件。其中玉器是最大的亮點,包括金雕玉衣、鑲玉木漆棺、玉寶、玉哥們、玉冠、玉匾、玉枕等200多件(組)。品種豐富,玉質上乘。

那麽多價值連城的珠寶,為什麽盜墓賊不棄之不用?原來在漢代,禮玉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壹般人是不能佩戴的。盜墓賊取玉,不僅不能變賣贓物,而且容易暴露罪行,所以只取能鑄造的金銀器皿。

在中國,玉從壹開始就已經超越了審美範疇。早在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新石器時代,玉就被認為是溝通天地、神靈和祖先的工具。人們用最虔誠的心態和最原始的工具,花了很多時間制作玉器。夏商周時期,原來的部落首領成為統治國家的國王,社會制度和個人生活都被納入嚴格規範的禮儀體系。玉也從神玉變成了禮儀用玉,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只是祭祀時有“六器”:以蒼玉祭天,以黃玉祭地,以綠玉祭東,以紅玉祭南,以白琥珀祭西,神秘莫測。這是有其背景的。當王國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民族甚至是原來的敵人,如何保證文化認同和王權尊嚴成為首要問題,被認為吸收天地靈氣的玉器成為了禮儀制度的載體。春秋時期,孔子和儒家賦予玉君子以德:玉溫潤有光澤,是其仁;紋理清晰細膩,這是它的智慧;硬而不縮,這是它的道德;清廉不傷人,這是它的性格;沒有汙點的鮮艷顏色是它的純潔;受傷而不屈是它的勇氣...君子勝於玉,成為後世玉文化的核心。

當時的社會風尚是“君子不離身,不離不棄。”玉器要成組佩戴,行走時有節奏地叮當作響,步幅和速度要與玉器相協調,這樣才能顯示出壹個君子的風度、氣質和風度。由於獅子山楚王墓被盜,這條S形玉龍與哪些玉器相配成了壹個永恒的謎。然而,佩戴如此巨大而沈重的玉佩並非易事,因此專家推測,楚王只會在出席非常重要的儀式時才會使用玉龍。

那麽,玉龍從何而來?是朝廷賞賜還是楚本土制作?專家傾向於後者。戰國時期,楚玉在世界上獨樹壹幟,許多玉器即使在現代也難以仿制。但西漢初年的楚國與戰國時期的楚國有相當大的地域重疊,制玉傳統仍在。其次,徐州幾乎每個漢墓都有玉,而且漢玉種類繁多,很難和其他地方相比。徐州白雲漢墓中還發現了壹批玉料、邊角料和碎玉片,表明楚地有玉器加工作坊。獅子山漢墓中發現了壹批工具,部分工具的尖端是炸鋼制品,是中國最早的炸鋼,比歐洲早1800多年。這樣的工具無疑會提高玉器加工的水平。

關於這座楚墓的主人,有兩種觀點:第二代楚王劉迎客和第三代楚王劉鶚。後者是和吳王劉濞壹起發動吳楚叛亂的楚王。正如歷史上無數次發生的那樣,曾經富庶繁榮的楚國,以及王選、王威嚴、王野心,早已在時間的車輪下煙消雲散,只留下玉龍這樣的精華文物,把兩千多年的滄桑化作永恒,作為歷史的形象供人們思考和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