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戲曲藝術的壹個重要分支,川劇在表現手段上是聲音和形式的藝術。對於觀眾來說,是聽覺藝術和視覺藝術的結合,在這個綜合藝術的世界裏,各種舞臺角色出現在舞臺上,他們的妝容成為了觀眾視覺感官的印象。在成千上萬的川劇中,有成千上萬的舞臺角色。要讓這些人物在不同的劇中有自己的個性,就不能陷入千千萬人千面的刻板印象,去塑造有活力的人物。
顏色是最基本的性格標誌。川劇的臉譜用色彩表達人物的基本特征,其色彩和色調設置原則是基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國人長期的欣賞習慣。比如川劇的臉譜中,紅色常被用來代表忠勇的人物,如關羽、姜維;黑色通常用來表示正直無私的人,如包公。白色常用來表示無情、陰險、狡詐的人物,如曹操。綠色和藍色大多用於表達野生英雄,綠色森林的英雄或英雄和激烈的人物,如山熊心。金銀灰有虛幻神秘的感覺,多用於表達佛、神、仙、妖、鬼等角色。
在以色定調的前提下,在人物臉上畫出象征性、寓意性的圖案,以彰顯其個性特征。人們贊美劇中人物,揭露諷刺,批判鞭撻,對他們的貶損和褒揚都能在模特身上體現出來。如包拯的黑臉上繪有山形筆桿、書法、壽字、新月、太陽等圖案,象征其壹生中的高官厚祿、執法清廉。關羽的紅臉上繪有臥蠶眉、拼花等圖案,表現了他的勇敢、忠誠和義氣。趙匡胤也有紅臉和紅樓。龍形的眉毛說明他是壹代帝王。唐寅或眼瞼上的白色表明他多疑且陰險。項羽黑白臉繪北鬥七星、長壽龍紋、寶劍、虎眼等圖案,表示他拿著天威之劍,為大國而自殺,打敗了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