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傳統蒙學教育對現代語文教育有何啟發意義

傳統蒙學教育對現代語文教育有何啟發意義

在我國古代,蒙學讀物以其“淺俗易懂與韻律和諧”的特點深受古代兒童的喜愛,蒙學讀物具有“道德啟蒙性、實用工具性、內容豐富性”的意義,在古代蒙童的學習中它同時起到了優秀的教育效果.筆者嘗試將傳統蒙學中有益的經驗同現代的語文課程理念結合起來,探討我國傳統蒙學對現代語文教育的啟迪與借鑒.

蒙學是指“對於那些處於幼稚、蒙昧狀態的蒙童進行的教育”,通俗說法就是古代的啟蒙教育,教育對象主要為8-15歲的兒童.教學內容以“讀、寫、算、道德啟蒙”為主,語文教育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壹,含概了“識字教育、讀寫訓練、作文訓練”.經過長期的發展與完善,蒙學以其“齊整押韻的語句、豐富多彩的內容”達到教育孩童的目的,其思想內容則是通過要求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各項規定養成習慣並貫徹為人的始終,最終達到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功效.在今天,如何運用優秀蒙學讀物豐富現代語文教育的舞臺成為國內學者研究的重點,有效運用壹些公認的經典蒙學讀物讓學生進行輔助學習並形成體系能夠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孩子在幼兒園學習階段就可以安排學生閱讀《三字經》《弟子規》等,這些優秀的蒙學讀物不僅語言樸實優美而且通俗易懂,孩子在幼兒園可以進行機械記憶與理解記憶***行,這樣孩子就能夠通過淺顯的語言感受到“優美的文學形式、感人的傳統美德、流傳至今的名人名言”.古人雲:“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所以只有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並具有壹定的文化文言基礎才能夠為下壹步驟的閱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大人那裏獲取生活中最質樸的道理,並以此為依據面對生活中的小問題;依舊喜歡歷史故事與古代的英雄事跡,聽結果編故事;依然對文字遊戲樂此不疲,包括對對子寫詩歌.這些內容在傳統經典蒙學教材中都有所體現,學習這些能夠讓兒童學會語文“知識”,鍛煉語文“能力”,進而形成自身發展所必備的語文素養.程顥“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教之,是故小學之法,以豫為先”.所謂“豫”就是說要盡早進行準備.對此筆者認為應該在幼兒園(孩童幼時)讓其學習經典蒙學教材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思考、專心讀書等),從而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效果.家長與教師應合理通過傳統經典蒙學教材帶領孩童去尊重祖國語言,學習並關心古代優秀文化,從啟蒙教材開始讓孩童積累詞匯培養其閱讀習慣,讓孩童逐漸喜歡古詩文,從而陶冶孩童話形成美好的情操,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二、我國傳統蒙學對現代語文教育的啟迪與借鑒二——培養學生品德素質

自古以來,道德都被教育家認為是人類學習和教育的最高目的.然而對於現在的孩子,他們的知識較豐富且大多考試很拿手,可是卻越來越缺少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者所應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質,在學習上很多孩子根本不愛惜書本,書本上被隨便塗改,有時還在愛國詩人的臉上加上了幾撇大胡子,偉大的聖人頭上戴上奇特的帽子等等,在生活中他們是父母的小祖宗,壹有不如意就大嚷大鬧.我國傳統的蒙學則通過各類方式對孩子進行細致的道德教育,崔學古《幼訓》中的“敬書”就要求“兒童讀聖賢書,不知敬重,每至墨汙紙損,糜爛不堪,皆師之過也.……凡揭書,以右手大指,側襯書左邊尖角擡起,以食指撚之,毋以指爪亂撮,毋以唾粘.”以養成孩子珍惜書本的習慣.學校所開設的每門學科都兼顧著德育的任務,語文作為基礎學科更具有德育的功能,加之文學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思想性,所以更能夠有效的表情達意,這些優勢條件決定著語文學科在教學的同時擔負著最為重要的德育任務.且道德的提升並非是壹朝壹夕的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聲情並茂的為孩童講解課文時,德育就會在語文中滲透,孩童也會被“潤物細無聲”的感染.“蘇軾生十年,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範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在教學中教師情感的變動直接傳染給孩童,當教師用“愉悅、沈痛、悲戚、低徊纏綿、慷慨激昂”的情感閱讀時孩童的心情也將伴隨教師的聲音起伏.教師通過贊美“真、善、美”的典型,鄙視“虛偽、醜惡”的形象,孩童也隨之會形成善惡美醜的概念.語文不僅僅是讓孩童來學習母語,更是壹扇讓孩童通過學習來“了解社會、感悟人生、反思自我”的窗口.這就是語文在德育教育中潛移默化學生品德素質的優勢.

壹、我國傳統蒙學對現代語文教育的啟迪與借鑒壹——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以語文能力為核心,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在我國現行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就要求學生“能力”向“素養”的直接轉變.研究認為所謂學生的“語文素養”依據其年齡的發展可分為幾個層次.首先,根據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需要,包括“漢字音形義的知識、基本的語法知識、修辭知識、基本閱讀知識、寫作方法知識”五個方面,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語言知識才能為形成語文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學生應具有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通過“勤查工具書,專心讀書,思考提問”等形成熟練的語言技能,包括“掌握常見的語言表達方式、運用常用的思維方式、具備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三個方面,在生活學習中能夠有效根據有關的語言材料,按照不同的交際場合,適當地使用語言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最後,學生應該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讓學生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並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培養其具備高雅的言談舉止,進行文明地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際.

傳統經典蒙學教材中具有大量優秀的學習方法與要求是值得家長與教師借鑒的.傳統蒙學教材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是適應古代孩童的心理發展要求的,盡管時代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大部分兒童的心理發展變化的需求並不大,依舊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