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東野序(〔唐〕韓愈)——選自《全唐文》
原文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1〕;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2〕。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譯文壹般說來各種事物處在不平靜的時候就會發出聲音:草木本來沒有聲音,風搖動它就發出聲響。水本來沒有聲音,風震蕩它就發出聲響。水浪騰湧,或是有東西在阻遏水勢;水流湍急,或是有東西阻塞了水道;水花沸騰,或是有火在燒煮它。金屬石器本來沒有聲音,有人敲擊它就發出音響。人的語言也同樣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說的時候才發言。人們唱歌是為了寄托情思,人們哭泣是因為有所懷戀,凡是從口中發出而成為聲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靜的原因吧!
題解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中唐著名詩人。他壯年屢試不第,四十六歲才中進士,五十歲時被授為溧陽縣尉。懷才不遇,心情抑郁。在他上任之際,韓愈寫此文加以贊揚和寬慰,流露出對朝廷用人不當的感慨和不滿。文章運用比興手法,從物不平則鳴,寫到人不平則鳴。全序僅篇末少量筆墨直接點到孟郊,其他內容都憑空結撰,出人意外,但又緊緊圍繞孟郊其人其事而設,言在彼而意在此,因而並不顯得空疏遊離,體現了布局謀篇上的獨到造詣。歷數各個朝代善鳴者時,句式極錯綜變化之能事,清人劉海峰評為“雄奇創辟,橫絕古今”。
2. 不平則鳴之說翻譯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南陽人(今孟縣)人,世稱韓昌黎,又稱韓吏部,韓文公。他在散文和詩歌創作上成就都非常高,特別是他的古文理論和古文創作受到歷代文人的崇高評價。他非常明確的提出了“文以明道,不平則鳴”創作思想。初中語文課本第四冊(人教版)所選的《馬說》和《送董邵南遊河北序》就充分體現了這壹創作思想,都是“不平則鳴”的結果。
《馬說》是《雜說》四篇之壹。《雜說》是壹組諷刺不合理社會現象的短論。《馬說》是第四篇。本文通篇以\"千裏馬不遇伯樂\"為喻,對賢才被埋沒的不合理現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尖銳諷刺了統治階級不識人才、不愛人才、不用人才的愚蠢行為,表達了當時許多有識之士懷才不遇的***同遭遇,也抒發了個人因屢遭貶斥而產生的憤憤不平。這裏,韓愈的個人牢騷,在政治日趨黑暗的中唐社會,具有壹定的代表性。這篇文章是壹片托物言誌之作,分三層展開。首先以千裏馬的“第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為喻,說明得士必先識士;接著又以千裏馬“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為喻,說明得士還需待士;最後以策馬者“不能盡其才”“不能通其意”為喻,說明得士更應用士。總之,文章以千裏馬的不幸遭遇比喻賢才的被埋沒、被扼殺,以食馬者、執策者的無知無能,比喻統治者的昏庸。通篇設比,含義曲深,形象鮮明,富有感染力。它又是壹篇說理文,先正面論斷,接著從反面展開議論,最後點出“真不知馬”這壹要害,層層議論,層層深入,說理透辟,而且感情強烈,成為情理兼勝的作品。
《送董邵南遊河北序》中,董生,壽州安豐人,貧能讀書,有孝行。貞元年間,公(韓愈)就食江南時與交,有《嗟哉董生行》詩。河北諸道,趙屬成德軍。燕屬幽州營。其往河北,無非憤己不得誌,欲求合於“不奉朝命”之藩鎮。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反對董邵南遊河北的,但其內容遠不止於此。還有許多的言外之意。向往古代的燕趙地區的感慨悲歌之士,從而指斥了當時的藩鎮割據,此其壹。第二,反對董邵南遊河北,但又肯定他“懷抱利器”的,懷抱利器卻“連不得誌於有司”因此,到河北去謀出路,這就流露了作者對有司的不滿,似乎在責備他們的“為淵驅魚”。第三,董邵南明明是“不得誌於有司”奔藩鎮的,作者卻又委托他勸諭河北的“屠狗者”入朝做官;“ 屠狗者”如果真的跑到唐王朝去,“有司”會讓他“得誌”嗎?在這些地方,作者不僅暗暗地責怪“有司”,而且隱隱然在向最高統治者敲警鐘。從董邵南的遭遇看,所謂“明天子”,其實很不“明”。而根據歷史記載,當時的唐王朝的確“仕路壅滯”,失意之士紛紛投奔藩鎮;而藩鎮呢?又“競引豪傑為謀主”,因而藩鎮益強,而朝廷益弱。企圖實現大統壹的韓愈,在給他曾經贊美過的董邵南送行的時候,真是感慨萬千!唯其感慨萬千!才能寫出這內容深廣的短文。真是“微情妙旨寄之筆墨之外”(劉大魁《唐宋八大家文百篇》)很多的文章都是“不平則鳴”的結果,此不平直說了倒沒趣,於是迂回曲折,含蓄達意,借虛顯實,因此就出現了許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作品。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是人才實現自身價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時候,特別是古代封建社會,很多人才常哀嘆生不逢時。人才受壓制,不能施展自己的報負,甚至被扼殺,是壹種經常性的社會悲劇。 韓愈在《送孟東野序》壹文開宗明義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於人也亦然。人聲之精者為言,文辭之於言者又其精也,尤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 。這兩篇短文就是作者在為不得誌者(包括作者自己)而鳴。其中言外之意值得我們仔細體味。
3. 韓愈《送孟東野序》中“鳴”字用法各不相同,體現了散文的哪個文韓愈《送孟東野序》 賞析 這是韓愈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陽縣尉而作的壹篇贈序.文章內容,***分四段. 第壹段,論述“物不平則鳴”的道理.從草木、水受外力的激動而發出聲音,論及人的言論、歌、哭,都是因為有所不平的緣故. 第二段,列舉自然多種現象論證“不平則鳴”的觀點.例如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樂器,就是最善於發出聲音的東西;而上天則用鳥鳴、雷鳴、蟲鳴、風聲來告訴人壹年四季的推移.這就為下文闡述“人也亦然”打下論證的基礎. 第三段,論證人也如此,不平則鳴.文章承接上文,從自然界論及人類社會,從唐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壹直談到隋、唐,列舉了眾多的歷史人物的事跡,論證了“物不得其平則鳴”的論點. 第四段,從唐朝的陳子昂、蘇源明、元結、李白、杜甫、李觀壹直說到孟郊、李翺、張籍,認為他們都是善於用詩文來抒 *** 懷的人.而孟、李、張三人的優秀詩文,不知是上天要使他們的聲音和諧來歌頌國家的興盛呢,還是要使他們窮困饑餓、心情憂愁,而為自己的不幸悲歌呢?最終點明題旨:“東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故吾道其命於天者以解之”,借以抒發了孟郊懷才不遇的情感. 全文論證的結果,似乎歸結於天命.其實,這只是壹種委婉其辭的含蓄表達而已.針對孟郊“善鳴”而終生困頓的遭遇,作者表面上說是天意所決定的,實則是指斥當時的社會和統治者不重用人才,切莫誤認為韓愈是在宣揚迷信.文章屢用排比句式,抑揚頓挫,波瀾層疊,氣勢奔放;而立論卓異不凡,寓意深刻;不愧是論說文中的佳制. 綜上所述 應該選第二個選項.。
4. 論述司馬遷發憤著書,韓愈不平則鳴.歐陽修窮而後功之說歐陽修的“窮而後工”說主要來源於司馬遷的“發憤著書”說和韓愈的“不平則鳴”說,它強調的是作家的生活遭遇特別是艱難困窘之事對其創作成就的重要作用。
但歐陽修在本文中肯定梅聖俞詩“窮而後工”的同時,又惋惜他的才能被埋沒,說梅堯臣如果能得到朝廷重用,他就會寫作雅頌之篇章,歌詠大宋之功德。司馬遷的‘憤’就是通常所謂“牢騷”;韓愈的“不平”不但指憤郁,也包括歡樂在內。
得誌而“鳴國家之盛”和失意而“自鳴不幸”,兩者都是“不平則鳴”;由此看來,在文學思想上,韓愈與歐陽修是壹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