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下壹句是:
路上行人想死。
原文:
清明節
作者杜牧,唐朝
翻譯比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問當地人哪裏買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翻譯: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路上的旅客個個落魄。請問當地人去哪裏買酒借酒消愁?牧童只是笑著指著杏花山村。
註意事項:
⑴清明:二十四節氣之壹,陽歷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徒步、插柳等活動。在皇宮裏,這壹天是秋千節。在坤寧宮和後宮放置秋千,嬪妃制作秋千。
(2)描寫多。
⑶欲破魂:形容極度悲傷,仿佛靈魂要與肉體分離。靈魂破碎:看起來悲傷和不開心。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飄飄灑灑;這樣的天氣,這樣的節日,路上的行人情緒低落,心煩意亂。
(4)打擾壹下:打擾壹下。
5]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天是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影響,後世常以“杏花村”作為酒店名稱。
作者簡介
杜牧(803-約852),牧之樊川人,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Xi)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孫,杜之子。唐文宗大和第二年是26歲的秀才,被授予弘文館職。後赴江西察使幕,轉淮南察使幕,入察使幕。任國史館編修,任食部、比比部、司勛,黃州、池州、周目刺史。因晚年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後被稱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主要是詠史抒情。他的詩英俊瀟灑,從世俗的事物切入。他在晚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清明賞析
那天是清明節。下雨的時候,詩人杜牧正在路上走著。清明,雖然是壹個花青柳綠、春光明媚的季節,但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時期,經常趕上“嘈雜的天氣”早在梁朝,就有記載說清明節前兩天的寒食節期間,經常出現“大風連雨”的情況。如果清明那天下雨,還有壹個特別的名字叫“澆火雨”。就是這樣壹天,詩人遇見了。
詩人用“此起彼伏”這個詞來形容那天的“瓢潑大雨”,真是太棒了。“此起彼伏”,如果用雪來形容,應該是大雪。但是寫雨卻正好相反。讓人感覺“此起彼伏”的不是大雨,而是毛毛雨。這種毛毛雨正是春雨的特點。毛毛雨很多,是那種“像天上的脆雨”的雨。它不同於夏季的滂沱大雨,也絕不等同於斷斷續續的秋雨。這首《雨後》正是抓住了清明節“潑火澆雨”的精神,傳達了“作冷欺客,柳暗花明又壹村”的淒美境界。
這首《此起彼伏》自然描寫了春雨的意境;但不僅僅如此。它還有壹個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它實際上描述了雨中旅行者的心情。
看下面這句話:“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出門旅行的人,而不是春遊的人。那麽什麽是“斷魂”呢?在詩歌中,“靈魂”主要指精神和情感上的東西。“斷魂”是指試圖描述內心深處隱藏的感情,這種感情非常強烈,卻沒有明確地表達在外面,比如對相思的愛,失望,暗愁,深仇。詩人有這樣的情緒時,往往喜歡用“靈魂破碎”這個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古代意義上的清明節,和我們今天對它的概念並不完全壹樣。在當時,清明節是壹個具有豐富色彩和情調的大節日。本來應該是家人團聚,或者觀光,或者掃墓,這是主要的禮儀習俗。除了那些愛花愛酒的王孫之外,壹些有思想的詩人,尤其是感情豐富的詩人,心裏的滋味也是相當復雜的。如果再趕上寂寞的路,覺得難過,就更容易撩撥他的心。偏偏又趕上了壹場接壹場的毛毛雨,春日的襯衫全濕了,給行人又添了壹層傷感。這樣,我們就能理解詩人為什麽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寫“破碎的靈魂”這個詞;不然下壹點雨,就值“斷魂”了。這難道不合理嗎?
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到“此起彼伏”這個詞了。本來節日出遊的人就已經有很多心事了。再加上他們分散在風雨中,在雨中行走,讓他們的心情更加悲愴。所以都是描寫春雨,但也可以描寫情緒;甚至可以說,對春雨的描寫是為了描寫情感。這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壹種絕技,壹種風景。
前兩句說明情況,問題也發生了。我們做什麽呢我們需要找到壹個解決方案。行人這時不禁在想:去哪裏找小旅館?事情很清楚:找個小旅館,歇歇腳,避避雨;第二,喝三杯在寒冷中解除春寒,溫暖被雨水打濕的衣服;最重要的是,它還能驅散我的悲傷。所以,找人問路吧。
妳向誰問路了?詩人第三句沒告訴我們,精彩的在第四句:“牧童指向杏花村”。從語法上來說,“牧童”是這句話的主語,但也是上壹句“對不起”的賓語——它補充了上壹句問答的兩面。牧童回答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把“行動”作為回答,比回答更生動有力。
“麽”字面意思是遠。但是,我們讀詩的人,壹定不能處處拘泥於字面意思,認為杏花村離這裏壹定很遠。這壹指,使我們喜歡上了看。如果真的很遠,很難有藝術上的聯系。如果真的在眼前,那就失去了無窮的趣味:美就在不遠處。“杏花村”不壹定是真正的村名,也不壹定是指餐館。只需要說明壹下,指向這個杏花深處的美麗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有個小旅館等著接待雨中漫步的客人。
詩只寫了“直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無壹字。其余的,行人聽到這個消息是多麽高興,他們是如何走上前去,他們是如何興奮地找到了餐館,他們是如何高興地得到了避雨和悲傷的滿足和滿足...,這些詩人“不在乎”。他把這壹切拋在腦後,留給讀者去想象,讓讀者去尋求理解。他只是向讀者介紹壹首詩的境界,卻不負責引導全景;另壹方面,他為讀者打開了比這首詩所展示的更廣闊的想象空間。這就是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 * *享受,這是藝術,這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特別擅長的地方。古人曾說,壹首好詩可以“像壹幅難以下筆的場景,如眼前;無窮無盡的意義在於文字。“就拿這首《清明》詩來說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沒有任何艱澀的詞語和典故,用非常通俗的語言寫成,沒有管理的痕跡。音節非常和諧完整,場景非常清新生動,境界優美有趣。詩歌在風格上也是自然的,而且是按順序寫的。第壹句解釋場景、環境、氣氛,是“上”;第二句是“成”,描寫了人物,表現了他們悲傷迷茫的心態。第三句是“轉”,但也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態;而這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了整篇文章的亮點——“他”。在藝術上,這是壹種由低到高,逐漸上升,高潮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不是壹覽無遺,而是耐人尋味的回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閃光點,也是值得學習和繼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