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種植黃米(小米)已有很長時間。對河北磁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保存的早期農作物種子樣品進行年代測定,發現大約在10000-8700年前就有谷子種植,而大約在8700-7500年前就有谷子少量出現。山西萬榮井村和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出土的小米遺存最早,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農業早期,栽培技術較低,谷子因生長期短、耐瘠薄、耐旱、與雜草競爭力強而被看重。黍稷分布區域相同,生長習性和栽培要求相似。所以古代的農書大多用種糧的方法來概括。因其具有與雜草競爭的獨特能力,齊舒等人將其視為新開發荒地的先鋒作物。
在中國北方,不僅有許多歷史悠久的糜子遺址,而且還發現了大量的糜子野生種和品種,這是中國是糜子起源的證據。全世界的學者基本上都采納了栽培粟起源於中國的觀點。
在《詩經·馮偉》中有這樣壹句膾炙人口的詩:“朔望朔望,無糧為我”,可見先秦時期谷子種植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