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張飛喝得曹兵下當陽橋,曹操倉皇撤退,丟了冠簪,是真的怕張飛嗎?

張飛喝得曹兵下當陽橋,曹操倉皇撤退,丟了冠簪,是真的怕張飛嗎?

三國是中國人比較熟悉的壹個時期,至今被人津津樂道。除了《三國演義》的功勞之外,裏面精彩的故事也是主要原因之壹,比如勇猛的張飛在當陽橋被曹操百萬大軍逼退。

公元207年,曹操率軍南下荊州,劉備在當陽大敗,倉皇而逃。為了抓住劉備,曹操命令五千屠夫騎在他後面。當大軍到達當陽橋時,劉備的名將張飛已經站在當陽橋上,手中拿著長矛,對曹駿怒喝道:我是張翼德,誰敢來與我決壹死戰?結果,曹駿沒有人敢往前走,劉備得以逃脫。

相比三國誌,三國演義的版本更奇幻。曹操留荊州數郡,引百萬大軍追殺劉備。忠於肝義膽的趙雲獨自騎著救星在曹穎殺了壹個人。然後逃到當陽,後面跟著曹操的軍隊,到當陽橋,在廟後面和張飛會合。張飛在橋上喊了三聲,把曹將軍傑嚇死了。曹操見身後塵土滾滾,因恐疑兵,遂退兵回營。

相比之下,這兩個版本之間有三個主要區別:

1.歷史上追擊劉備的曹駿並不是百萬大軍,因為荊州幾郡剛剛投降,人心不穩,需要壹支軍隊駐紮,更何況五千屠戶豹子騎足以滅劉備;

2.率領劉備追擊的不是曹操本人,而是虎豹騎的統帥曹純;

3.歷史上,趙雲並沒有在曹穎進出。

兩個版本雖然不同,但除了有“嚇死夏侯傑”的情節外,對張飛的描寫差別不大。結果,張飛用二十騎嚇跑了曹駿。這是怎麽回事?五千虎豹騎真的就怕張飛壹個人嗎?

三國原文:先主聞曹公死訊,棄妻而走,令飛拒騎二十馬。飛檐走壁照水斷橋,他瞪著眼睛說:“我是張翼德,可我是來* * *送死的!”沒有敵人敢靠近,所以豁免了。

其實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張飛提前把橋鋸斷了。虎豹雖然是精英,但適合沖鋒陷陣,面對斷橋只能自嘆不如。再說張飛把那二十騎設下埋伏,在後面來回奔跑,塵土滾滾。曹淳也擔心詐騙,只好作罷,順其自然。如果張飛沒有“斷橋”,以虎豹騎的沖鋒能力,張飛壹定會勇猛難敵。這說明張飛不是壹個魯莽的人。

當然,如果曹操率領百萬大軍,即使張飛“斷橋”也無濟於事,工程營會迅速重建橋梁。至於張飛設下的伏兵,劉備始終只有少數兵力。這種信息不是秘密,曹操自然知道,所以不會落入張飛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