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壹樣古老的河流,/比人類血管中流動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詩中的“我”不是某個具體的黑人,而是代表整個黑人的種族。在這壹節詩中,詩人反復地強調黑人對“河流”(歷史)的見證,並形象化地指出,這條“河流”“像世界壹樣古老”,比人類體內的河流——“血液”更古老。
“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壹般深邃。”第二節只這壹行,它的作用是承上啟下。上壹節對河流的認識僅限於“了解”,到了這壹節,“我”已經深入地用“靈魂”去感受河流。換句話說,黑人的“靈魂”因見證“河流”(歷史)而深邃。下面壹節,則是由此開始的歷史回顧。
“晨曦中我在幼發拉底河沐浴。”幼發拉底河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壹,這裏曾誕生過燦爛的古代文明。
“在剛果河畔我蓋了壹間茅舍,/河水潺潺催我入眠。/我瞰望尼羅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剛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尼羅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流域也誕生過燦爛的古代文明。
“當林肯去新奧爾良時,/我聽到密西西比河的歌聲,/我瞧見它那渾濁的胸膛/在夕陽下閃耀金光。”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林肯在擔任美國總統時,廢除了奴隸制,使美國的黑奴獲得解放。
以上是詩人以誇張的手法回顧歷史。“我”的身影掠過亞、非、美三大洲,從古代到現代,在每壹個地方都有令“我”難忘的河流。
“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第四節,在句式上與第壹節相仿,但是句子更短,表意更簡明。“黝黑的河流”可認為是喻指黑人的歷史。
最後壹節,“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壹般深邃”,是第二節的重復,意在強化突出主題。黑人種族見證了人類的發展歷史,黑人的“靈魂”裏容納著人類的文明,歷史的積澱,因而顯得“深邃”。
這首詩顯示了黑人對自己種族的自豪感。在詩人生活的時代,種族歧視的惡習在美國還沒有根除,詩人代表自己的種族寫下了這樣的詩篇,無疑具有很強的號召力。
另外,從這首詩中我們還能感受到詩人壹種淡淡的憂傷。這種憂傷源於黑人悠久的歷史和深重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