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澤州縣南村鎮冶底村距離晉城市區15公裏,是晉城市南郊第壹大村,是“古清化壹大道”上的重要關鎮之壹,是山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之壹。她座落在壹個小盆地裏,安然祥和,滋養著壹方百姓安居樂業,幸福安康,百歲老人在這裏不再是神奇,街上可見。從冶底村南山頂上俯視,村子形似壹只肥碩的蠍子,頭東尾西,十分逼真。
周日11月4日我帶著幾位朋友參加了晉城市伊尹讀書會組織的遊學冶底岱廟活動,收獲頗多,受益匪淺,特記錄下來,以資後憶。
冶底岱廟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已經多次前往,最近壹次就在5月的旅遊節。然而這壹次看到遊學活動的公告,我還是決定報名再去壹次。真的是不虛此行,收獲滿滿。
壹
銀杏王:冶底岱廟門前的銀杏王,經中科院測算,樹齡6200年的銀杏王,高25.4米,胸徑3.25米,可與北京潭拓寺裏的銀杏樹相媲美。更為奇異的是此銀杏王打破了銀杏樹雌雄異體的規則,周圍幾公裏內獨此壹株銀杏樹,經鑒定為雌雄同體。此銀杏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前來考察。先有銀杏王後有岱廟。
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資料記載的銀杏樹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約公元前1600—公元前221年)。這棵6200歲的銀杏樹已經遠遠超出了這些記載,可嘆為觀止。
銀杏樹,落葉喬木,葉扇形,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球花單性,雌雄異株。種子核果狀。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11月已進入深秋,這株雌雄同體的銀杏王,獨立於岱廟門前,滿地金黃色的銀杏葉,鋪地錦似的展示出其特殊的神韻。
那麽這棵幾公裏範圍獨生的銀杏王是怎麽來的呢?
伊尹讀書會的老師們在銀杏樹下逗留了很久,各抒起見,展開探尋。清風玄子給我們講了這樣的傳說:二郎神擔著扁擔路過此地,走累了,坐下休息。兩只籮筐壹放,籮筐就變成了兩座山,叫“二郎山”,距此不遠。至今“二郎山”頂仍然保留著插扁擔的空洞口。二郎神把扁擔順手插在地上,這條扁擔就變成了這棵神奇的“銀杏王”。
圖文/王文梅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