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誰能發幾張苗可秀的照片?

誰能發幾張苗可秀的照片?

苗可秀

-

苗可秀(-1935年7月25日)

東北人民抗日自衛隊?遼南抗日義勇軍隊員苗克秀離開自衛隊駐紮的遼寧岫巖縣,前往鳳城刺探敵情。剛進鳳城寶山文家溝,就聽到日軍騎兵的馬蹄聲和抓苗克秀的喊聲。苗可秀慌忙躲進王如仙家。此時,王如仙患了瘧疾,正臥病在床。王如仙的家人急忙幫苗可秀找藏身之處,想躲進蘿蔔窖、席鬥、蓋米倉等處。這不安全。我能怎麽做呢?敵人馬上就要來了。如果躲起來不安全,苗可秀必然會落入虎口。無奈之下,王家把苗可秀帶進了王如仙家。“快,快,敵人來了。幫這個人找個地方躲起來。”王如仙的父母焦急地說。王如仙的房子不大,但是藏民的地方比較少。他怎麽能藏下壹個大活人呢?王如仙見這人瘦了,靈機壹動,讓他滾到炕桌底下。她卷起被子,蓋在炕桌底下。不壹會兒,敵人拿著槍沖進來,四處翻找了壹陣,什麽也沒找到,最後沖進了王如仙家。王如仙異常緊張:如果敵人找到了他們要找的人,那個人就死定了,王家也會受到牽連。她在心裏壹遍遍告訴自己,不要緊張,要冷靜,不要讓敵人看出破綻。敵人問躺在床上的那個人怎麽了。王如仙的媽媽機智地說,她家姑娘“蕩”。日本人不懂。敵方翻譯告訴日本人,這是壹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而且很難治愈,染上也很危險?“八格?”魔鬼立刻捂著鼻子跑了。

敵人走後,王如仙掀開被子,對著苗克秀大喊。敵人走了,妳能出來嗎?苗可秀出現,沖王如仙壹抱拳,說苗可秀要報答他的救命之恩。王如仙笑了。她覺得眼前的苗可秀帥氣尊貴,真不愧是儒家大將。她哪裏想到小夥子說“壹定要保命”,後來甚至發展到要娶她為妻。

苗可秀回到部隊後,他的手下聽說了這件事,說如果傳出去,人家姑娘怎麽結婚,還“慫恿”苗可秀嫁給王如仙。苗可秀壹開始不同意,覺得不對。他是被子彈打死的,所以他娶了很多麻煩,也不忍心下屬的再三勸說,尤其是幾個下屬跪下來求他的時候。苗可秀終於動了心。幾天後,苗可秀派人到王如仙家求親,王如仙母親拒絕了。苗可秀仍不死心,把王如仙的弟弟、警衛兵王琦送回家去求婚。王琦反復講苗可秀的各種優點,他有多聰明勇敢,他如何勤奮學習,全家如何集資供他上東北大學...王家被感動了:作為壹個大學裏的高材生,他們完全是在為壹個好的未來發愁,或者出國留學,或者參加工作,或者在城市裏做壹些其他“體面”的事情。然而,苗克秀充滿了愛國之心,願意冒著生命危險進山。王如仙的媽媽應該是填了這個婚的。

1933年2月18日,苗克秀和王汝賢在警備區結婚,警備區總司令、著名抗日英雄鄧鐵梅親自為他們證婚。那壹年,王如仙21歲,苗可秀28歲。婚禮很簡單,沒有鮮花,沒有更不用說演奏的音樂,但這場婚禮卻永遠印在了王如仙的腦海裏。

雙槍飛馬,和丈夫壹起馳騁沙場

王汝賢回憶說,苗可秀真不愧是東北大學的高材生。他真的很博學。他會寫文章,會寫詩。從未上過學的王如仙在丈夫的幫助下學會了閱讀。苗可秀幫忙改了現在的名字。本來王如仙的名字叫汪秀英,苗可秀說這個名字太籠統,最後決定用“王如仙”這個名字。苗可秀很愛自己的妻子,戰鬥生活很苦。他想盡辦法照顧老婆,弄好吃的,但是舍不得自己吃,就留給老婆。

苗可秀教王如仙騎馬、打槍,幾番打擊後,王如仙學會了壹槍兩發的絕活。她當時帶著兩個盒子槍,兩個梭子,壹二十發子彈打完了,殺傷力極大。從此,王汝賢轉戰鳳凰、秀珍的太湖嶺、二道胡靈、三島胡靈、拉古溝、沙裏寨、拉底山等地,騎著壹匹馬,拿著兩把槍。據鳳城城誌記載,1933年夏,日軍集中兵力攻擊守軍。戰鬥中,王如仙中彈,從馬上摔下來,受了重傷。苗可秀救了她,派人安排她去天梯山療養,再三叮囑她要保重。

王汝賢第二天就被敵人俘虜了。敵人折磨王如仙,把她打得鼻青臉腫,逼她說出苗可秀的下落。王如仙壹句話都沒吐。壹個月後,憤怒的敵人再次審問她,用槍指著她的頭說:“我手裏是什麽?”王如仙輕蔑地說:“我打了多少仗?我見過各種各樣的槍。妳拿那東西嚇唬我?”“好吧,妳不告訴我苗可秀的下落,我就斃了妳。”"隨妳的便吧。"王如賢說。敵人隨後將王如仙和幾名自衛官兵拉上山處決。敵人多次威脅她,但她從不投降。敵人先殘忍地殺了自衛隊團長的壹個孩子,然後把王如仙推進早挖好的坑裏。“砰——”槍響了,子彈打在地上的塵土上,王如仙卻毫發無損。敵人的假射擊詭計失敗了。他們假惺惺的說,這次我不殺妳,再給妳壹次機會。妳應該反思壹下。後來經過苗可秀的救助,夫妻倆又團聚了。

1934年9月底,鄧鐵梅壯烈犧牲,苗可秀接任自衛隊總司令壹職。在此期間,王汝賢與苗可秀進行了多次戰爭。據史料記載,6月1934,自衛隊作戰709次,7月759次,8月1616次,2月1706次。1935年三月,王如仙懷孕,苗可秀將妻子送回娘家。我從沒想過這次離別會是永別。苗可秀對妻子說:“壹旦我被殺,妳要好好活著,把孩子好好帶大。”王如仙道:“不要說什麽不吉利的話。我會帶著我的孩子回來。等我,保重?”王如仙含淚與丈夫分手。

1935年5月,敵人得知苗可秀的妻子回國了,於是派人把王如仙和他的父親帶走了。敵人開始毒打,逼得王如仙帶他們去見苗可秀,給苗可秀寫投降書。後來,王如仙7個月大的寶寶早產。敵人用刺刀抱起啼哭的嬰兒,扔進了臭水溝。王如仙暈倒了。那天下著大雨,敵人把王如仙拖到屋檐下叫醒她,但王如仙壹直沒有醒過來。敵人通知王家來收屍。王如仙的哥哥帶著妹妹回家了。王如仙昏迷20多天,奇跡般醒來。不久,鄰居告訴她,苗可秀被敵人俘虜了。王如仙淚流滿面。

原來,6月1935日傍晚,苗可秀帶領部隊在三道嶺正南的羊角溝紮營,正好趕上村裏的驢皮影戲。按理說戰車外看戲的人很多,部隊的行動已經暴露,應該馬上轉移,但是苗可秀部隊卻就地紮營。壹個大叛徒興高采烈地跑到敵人那裏去報告。敵人聞訊後,立即從各點調集重兵包圍羊角溝,並於次日拂曉發起突然襲擊。苗可秀在突圍戰中臀部受傷。苗克秀帶領部隊撤退到山上與敵人戰鬥了8天。21日,身負重傷的苗克秀命令其他戰友突圍,落入敵軍手中。

敵人俘虜苗克秀後,欣喜若狂。他們威脅引誘他,反復勸他投降,逼他投降。苗克秀決心壹死,與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7月25日,年僅30歲的苗可秀平靜離世。

他隱居多年,晚年定居沈陽。

王如仙壹直隱居在鳳城鄉下,絕口不提自己的傳奇經歷,更不用說認為是她的功勞。苗克秀犧牲後,嫁給了壹個叫孫的普通工人,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後來,鳳城市有關部門了解、調查、核實了王如仙的遭遇,並按規定每月給她壹定的補助。

近年來,每逢清明節和春節,王汝賢都會帶領家人去苗可秀的墓前祭拜。鳳城給鄧鐵梅和苗可秀塑像,每次看到苗可秀的遺像,老人都忍不住落淚。她的耳邊仿佛響起了苗可秀的《團結與勇氣之歌》:

努力工作?大家要團結起來救中國,團結起來才是強大的。.....兄弟們想嗎?妳要知道,妳要知道,兄弟兄弟,抗日的責任大於壹切。讓我們團結奮鬥。看看正義的旗幟高高掛起,照耀著全世界。夥計們,醒醒?妳知道,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財產,都在鐵蹄之下。去把它拿回來。

2000年5月中旬,遼寧省烈士遺屬社會救助辦公室主任傅光榮帶著企業家下鄉看望貧困烈士,找到了老王曼如仙。王如仙家裏比較窮。這幾年他壹直生病,很難承擔高額的醫藥費。這壹情況感動了沈陽企業家薛,他當場為老人捐款1萬元。他告訴王如仙,以後會負擔老人的生活費。

5438年6月中旬+今年2月,新建成的遼寧社會救助烈士敬老院專程來接王汝賢,老人正式落戶沈陽。

王如仙說,她和苗可秀的婚姻是她壹生中最難忘的回憶,她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和苗可秀壹起死去。苗可秀是真正的紳士嗎?在監獄裏,他從來沒有給妻子寫過壹封信,怕給她帶來麻煩。起初,王如仙抱怨丈夫不給她寫信,但當她得知丈夫的痛苦時,她感覺更糟。苗可秀雖然很想念自己的妻子,但他從來不讓朋友照顧自己的妻子,說“君子以累妻為恥。”臨刑前,他向朋友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可以在西山買塊臥牛地,為於穎立個矮墩,正面刻苗克修墓,背面略做。墓旁種著四五棵梨樹和壹個小亭子。.....我孤獨的靈魂不會孤獨。山在歌唱,水在尖叫,鳥在歌唱,蟲在鳴叫,這壹切都被視為比歌,比文字,比眼淚更重要。”在給朋友的壹封信中,他說:“如果國家有什麽值得慶祝的事情,哥哥應該通知我;如果國家有什麽不光彩的事,哥哥也應該通知我。”這幾句話使人想起陸遊的《示子》詩:“死時明萬物空,見九州而悲。王師把中原日定在北方,所以別忘了告訴奈翁關於家族祭祀的事。

-

版權& amp副本:2001 caac.net

版權:22243333

技術支持:87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