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余落暉,我愛壹彩最美;涓涓潺水,我掬壹片最清;回顧走過的樹林,我獨戀楓葉最紅;回眸成長的足跡,我不忘有書籍陪我壹路走過。
找壹個悠閑的午後,捧壹杯清幽的綠茶,翻開舒婷的《致橡樹》,很短,細細品來卻意味深長。我仿佛可以感受到這個女子濃濃的愛意和深深的倔強,她的愛,不是轟轟烈烈,而是細水長流。她不屑於攀龍附鳳,卻愛上了身處雲端的他,她想做壹株木棉,可以給他溫暖的木棉,對她而言,那種“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才是她想要的愛情。而他與她相依,這才是她的欣慰。
翻開《吶喊》、《仿徨》的紙頁,我仿佛看到了那個千瘡百孔的病態中國,更深深的感受到了壹股紅色的力量,我應該可以想到,魯迅是以怎樣的心情來寫這兩篇文章,有憤怒,有無奈,有感傷,更多的是向上的希望,他知道那時的中國是酣睡且仿徨的,他想要吶喊,他想要中國覺醒,他的心中還有希望,還有力量。透過厚重的紙頁,我們不應該緬懷歷史,我們更應該看看歷史留下的教訓。我懂得了唯有少年則強國強,而我們應竭盡全力讓祖國的未來覺醒不再仿徨。這才是魯迅先生的欣慰。
吹開《三國演義》表面的歷史灰塵,我仿佛看到了那個因為戰爭荒涼蕭條的故鄉,我仿佛看到了壹代梟雄的堅強與不屈,我不知道曹操在火燒赤壁中大敗於諸葛亮時心理是怎樣的不甘與憤慨,我不知道在曹操垂垂老矣時面對大海發出”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感慨時,除不屈的信念外,誰還能感受他心底的悲涼與嘆息。願大家再讀曹操的詩詞時,懷壹種敬畏,因為他是值得尊重的英雄。這才是曹操的欣慰。
請原諒我孤獨成性無藥可醫,請原諒我不善言辭不茍言笑,回首來時路,我真的很慶幸,因為有書籍的陪伴,才讓我未曾感到孤單,壹路品讀,壹路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