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旦的詩歌作品有:《元日》、《元旦阻雨》、《元正》等。
壹、元旦
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歷法中的首月首日。
在我國,“元旦”壹詞古已有之,在文學作品中最早見於《晉書》。我國歷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壹日”,“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是很不統壹的,歷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並不壹致。
二、元旦的名稱釋義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壹詞通常指歷法中的首月首日,歷法規定什麽時候是元月(即正月),元旦就在那個月的第壹天;
如陰歷“正月壹日”、陽歷“1月1日”等。在中國歷史上,“正月壹日”有許多稱謂,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諸多稱謂中還是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元旦的節日文化
1、中國元旦
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中國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放假壹天,後常常將當日前或後雙休日調整,壹般連續休息三天。現代中國對元旦的慶祝較之春節,重要性要小得多。壹般機關、企業會舉行年終集體慶祝活動,但民間活動很少。
2、西方元旦
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把這壹天定為西歷新年的開始,為了祝福雙面神“Janus”,這位羅馬神話中的門神,“Janus”後來也演化為英文壹月“January”這個詞。英國:元旦前壹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余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