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哪有什麽機械化,都是人工幹活,勞動。想壹想,戰國中期,鐵器才運用;魯班時期才發明鋸子,人們幹活除了簡單工具,就剩壹腔熱血了。壹幫子人,喊著口號,揮汗如雨。這口號,寫到本子上,就成了詩歌了。
在那時候,詩歌是有實用性的
1 : 幹活時喊的號子。就是為了大家用力齊整。像學校拔河比賽,船工號子等,都是這個目的。
我小時候聽過擡樓板的喊號子:“加把勁呀嘛? 嗨喲~,擡起來呀嘛? 嗨喲~,向前走呀嘛? 嗨喲~……”沒有什麽固定詞語,但調子是固定的。這類東西不能叫“唱”,更應該叫“喊”,或者叫“吼”。比如發展到現在的秦腔
2 : 發泄心中不滿情緒。壹邊幹活,壹邊嘴裏咒罵統治者,就是尋找壹種心理平衡的發泄,比如《伐檀》
3 :? 對愛情的贊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關雎》: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卷耳圖》: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於子歸,宜其室家。這些句子,現在讀起來還是朗朗上口,節奏感很強的。
4? :? 就是記錄祭祀活動。祭祀這件事在歷朝歷代都是大事。祭祀不是沒有實際用途,可以解決很多心理方面的問題,跟後來的宗教差不多。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最後要到哪裏去?我為什麽會是現在這樣子?他為什麽會是現在那樣子?我應該怎麽做?人為啥要活著?人為啥會死?……”凡是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答案的,在宗教中都會得到答案
社會逐步發展了,生產力也提高了,有錢,有社會地位的人越來越多。人壹有錢,不愁吃喝,閑心也就大了。
特別是在楚地,那裏的人腦子裏很容易產生奇奇怪怪的想法;後來,巫師,道士,相面,算卦算命的幾乎都發源於那裏
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地社會上層人物,不缺錢,腦子活,有想法,有才華,創作出壹批作品,這就是《楚辭》。
因為不是為了生產勞動,這些人又是受過教育的文化人,衣食無憂下的天馬行空的個人想象,他們想象瑰麗,寫作手法誇張,熱情奔放,多是為了表達個人思想情感的,這些詩歌,就是浪漫主義詩歌
《詩經》《楚辭》的出現標誌著詩歌從民間集體歌唱到詩人獨立創作的更高階段。
……
近代,特別是在建國前後,有寫憂國憂民的,有寫舒發心中報負的,有寫為鼓舞士氣的,有記述人民奮爭場景的等等,出現很多優秀詩篇
現代人生活安逸,優秀作品就更少了,多數是見花見雨,山山水水,風花雪月這壹套了,目的也就是為展現自已的壹點酸文假醋和呵護自已那顆易碎的玻璃心。
這也算是對生活瑣事的壹種感悟吧!
以上只是個人的壹點看法,我也不是研究這個的,隨便說說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