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記》的相同之處都是提倡“天下為公”、“大同”社會的理想模式,追求自由平等生活。
《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漢禮學家戴聖編著的《禮記》中的壹篇散文。此文是為闡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模式。
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其次闡釋了“大同”社會的理想模式;最後拿現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進壹步闡釋“大同”。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壹,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壹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擴展資料:
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
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幹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壹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