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喬叟《美人無情(三叠循環詩)》愛情詩鑒賞
〔英國〕 喬叟
妳明媚的眼睛使我壹見傾倒;
我怎當得起那種勾魂的魔力,
我的心房給刺破了,痛苦已極。
請以好言撫慰我,並求妳趕早,
趁我這心頭的創傷還未崩裂,
妳明媚的眼睛使我壹見傾倒;
我怎當得起那種勾魂的魔力。
我有壹片忠誠,我要向妳買好,
因妳是我的後,我生命的浩劫;
惟有壹死才見得我如何懇摯。
妳明媚的眼睛使我壹見傾倒;
我怎當得起那種勾魂的魔力,
我的心房給刺破了,痛苦已極。
但是美色已蒙住了妳的心靈,
排出了憐憫,那怕我怎樣哀泣;
驕矜已把那惻隱的心苗遏抑。
我將無辜地死去,妳何其薄情;
願妳聽我向妳表明我這心跡;
但是美色已蒙住了妳的心靈,
排出了憐憫,那怕我怎樣哀泣。
天工為妳精心雕琢,片刻不停,
造成了妳這麽壹副花容玉質,
管教我命夭折,妳卻心硬如鐵。
但是美色已蒙住了妳的心靈,
排出了憐憫,那怕我怎樣哀泣;
驕矜已把那惻隱的心苗遏抑。
我既安然逃出了愛神的囚牢,
再也不想重受他的無情磨折;
我只覺自由可貴,他壹文不值。
他可能還喋喋不休,百般阻撓;
但我滿不在意,多說也屬無益。
我既安然逃出了愛神的囚牢,
再也不想重受他的無情磨折。
愛神在他名單上把我剔除了,
我不覺有何惋惜,他剔我也剔,
我和他就壹刀兩斷,彼此決裂。
我既安然逃出了愛神的囚牢,
再也不想重受他的無情磨折;
我只覺自由可貴,他壹文不值。
(方重 譯)
喬叟(約1343—1400),英國詩人。17歲隨軍遠征法國被俘,贖回後在宮廷任職,曾多次出使歐洲大陸,受到意大利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國文學史上第壹部現實主義的典範作品,開創了英國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由於喬叟將中古倫敦方言提高成為英國的文學語言,奠定了英國文學語言的基礎,被譽為“英國詩歌之父”。
《美人無情》是喬叟的愛情詩代表作。表現出文藝復興時代抒情詩的特色。文藝復興時代的抒情詩,多好使用叠句形式。喬叟的這首《美人無情》也相當巧妙地運用了“三叠循環詩”的形式,把壹個失戀者痛苦而又復雜的矛盾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全詩***分三部分,每部分都由三節、十三行組成。第壹部分寫主人公初遇美人、壹見鐘情,“妳明媚的眼睛使我壹見傾倒;/我怎當得起那種勾魂的魔力,/我的心房給刺破了,痛苦已極。”生活中男女青年壹見鐘情的事時有發生,但倘若是雙方均有情意,便有可能結為秦晉之好;如果只是壹廂情願,結局往往多是以悲劇告終。主人公十分懇切地請求美人接受他的壹片愛心和忠誠,而美人是如何表示的呢?第二部分寫無情的美人以“驕矜”回答了主人公的求愛,既使主人公“怎樣哀泣”,乃至因害相思將會“無辜地死去”,美人仍是“心硬如鐵”,沒有絲毫憐憫之意。詩的壹、二部分,把主人公失戀的痛苦和美人的薄情刻劃得入木三分。第三部分生動地描繪了主人公微妙、復雜的心態。第壹節中,主人公故作詼諧的口吻慶幸自己的“解脫”:“我既安然逃出了愛神的囚牢,/再也不想重受他的無情磨折;/我只覺自由可貴,他壹文不值。”說得多麽輕松豁達! 剛剛還在為失戀痛苦得死去活來的主人公,轉眼之間卻又把“愛神”說得“壹文不值”。難道他是真的看破紅塵、大徹大悟了嗎?還是所謂“酸葡萄”反應?請看詩的第二節,便可壹目了然。“他可能還喋喋不休,百般阻撓,/但我滿不在意,多說也屬無益。”壹個“可能”,將主人公的真實心態暴露無遺,他仍然幻想著自己的“果斷行為”“可能”會得到愛神的勸阻,正說明他的內心深處並沒有把愛情徹底丟下,只不過是以表面的輕松來掩飾內心的痛苦罷了。再看第三節:“愛神在他名單上把我剔除了,/我不覺有何惋惜,他剔我也剔,/我和他就壹刀兩斷,彼此決裂”。照樣是輕松豪爽的語句,但是,“他剔”與“我剔”的先後順序已明顯地告訴讀者,“剔”與“不剔”的主動權並不在主人公的手裏。因此可以說,“他剔”是出於主動行為,而“我剔”則是主人公的無可奈何。
全詩三部分,因內容的變化,在表現風格上也有所不同。壹、二部分,主要表現主人公失戀的痛苦和美人的無情,詩寫得深沈、淒婉。第三部分,風格突變,詩人以輕松詼諧的語句,巧妙地表達了主人公心理痛苦達到極至時的反常現象,顯示出詩人非凡的藝術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