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張若虛的詩在目前僅保存了兩首,其中壹首《春江花月夜》最為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詩史上的地位。這首詩歌壹***有三十六句,用清麗的筆風來描寫了江南春夜的誘人景色,同時還寄托了遊子的思鄉之情。全詩意境孔明,音律優美,是千古的絕唱。
在張若虛的詩中,《春江花月夜》是壹首名作,它沿用了陳隋時期的樂府的題材來進行創作,抒發了自己的感人肺腑的離鄉之情和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詩句的語言優美動人,音律委婉悠長,完全不同於宮廷詩的過度包裝,給人壹種空靈幽靜。自然清新的感覺,後人評價創作這首詩歌的張若虛為大家。
詩歌《春江花月夜》是樂府吳聲的歌曲名,據傳是由南朝的陳後主所創作,原來的歌詞已經不傳世了。後來隋煬帝也曾經創作過此曲,張若虛的這首詩歌是擬題作詩,詩歌的曲調跟原來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卻最富盛名,具體的創作的背景已經不能再進行考究了。
整首詩歌主要用春、江、花、月和夜為背景進行描寫,並且主要以月為主體。“月”是全詩中最核心的部分,將整首詩歌聯系在了壹起,詩歌跟隨著月的生和落來進行情緒的描寫。在月光的照耀下,將自然景物以及人物完美地融合在了壹起,組成了壹個完整的詩歌形象,向世人展示了壹副動人的畫卷。這幅“畫卷”主要是以淡色為主色,加上墨色的勾勒,就像是壹副淡雅的水墨畫,讓人感到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