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漢代,連州就修建了當地的水利設施。龍伏皮,位於廣東省連州鎮龍口村,源於連南縣老伏皮,東漢末年袁氏家族所建。公元196年,袁氏族人在連南三江至連州龍口壹帶開墾良田,修築運河,修建了“龍腹”,使後世受益匪淺。龍伏皮作為秦漢時期北江流域著名的水利工程,1800多年來壹直造福於民。
到了唐代,名人元傑在連州修建了海洋湖。它是唐代的人工湖。海陽湖位於粵北金峰山以南的低窪地帶,是文獻記載的連州古景區之壹。元傑根據地形挖島築島,廣蓄泉水,用最少的工作量和最經濟的方法完成了史無前例的水利工程。50年後,連州刺史劉禹錫疏浚擴建了海陽湖,並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引進了中原和江南的園林藝術,在海陽湖中建立了李因亭、切雲亭等10處景點,並為每處景點親筆題寫了壹首詩,組合成《海陽十首》。後來因為人口的快速增長和人們在湖邊開墾土地而消失了。
宋明時期,北江地區開始築堤保衛洪超。北江大堤工程建於宋代。據北江大堤記載,1272年(宋憲春八年),北江沿岸人民開始在蘆苞至唐璜之間修築歷史上第壹條大堤,原名“融塞西圍”,是北江大堤的原堤段,也是宋代珠江三角洲最北的大堤,北江治水文化進入鼎盛時期。明朝以後,珠江三角洲的淺淤不僅影響了航運,也增加了水災的次數。因此,明清時期,北江流域的水利防洪有了較大的發展。清遠市石角圍(今北江大堤石角圍段)建於明代,名清平圍。這些堤防在清初雖然分散,沒有成為完整的堤防體系,但具有壹定的規模,其保護範圍更廣,直接關系到廣州的防洪安全。在清代,北江大堤由兩廣水師直接管轄,重要性可見壹斑。到了民國時期,隨著廣東河道管理處等水利管理機構的建立和現代治水技術的引進,北江大堤地區的圍墾逐漸向聯圍統管的方向發展。1915年,西江和北江同時發大水,蘆苞河口沒有水閘,洪水直下。此外,在大塘和蘆苞河之間有許多防波堤,引發了廣州和珠江三角洲極其罕見的嚴重洪災。“側亭”位於佛山三水白坭港頭,是民國時期建立的功德紀念亭。亭子緊挨著喬桑威廉。碑文記錄並證實了三水白坭和南海地區因洪水而被人們圍在壹起共同治水抗洪的歷史。是三水早期治水文化資源的標誌性建築。
北江大堤在成為完整的堤系之前,防洪能力很低。大堤保護區在歷史上是洪水易發區。1915到1949這35年間,有1915,1931,1年。直到1954,65438+2月,新中國築起閘門,對北江左岸從石角到石山的石角尾、六合尾、榮寨、奎崗、大梁尾、沙頭尾、泉池尾等原本分散的堤防進行全面整修加固,正式命名為北江大堤。2001開工的北江大堤加固工程建成後,防洪標準全面提高,真正成為珠三角的安全大堤,廣東的“經濟大堤”和“生命大堤”。
20世紀初,飛來峽水利樞紐建成。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北江幹流英德市境內。它是廣東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廣東水利建設史上的壹座豐碑。樞紐具有防洪、航運、發電、供水、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北江中下遊防洪體系可以起到滯洪削峰的作用,使北江大堤的防洪能力達到300年壹遇的標準。樞紐還是國家著名的AAAA級水利風景區,全長1.826m,海拔28.8m,是飛來峽獨特的人文歷史與現代水利科技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科技含量高,文化韻味十足,具有較高的水利科技研究、科普教育和觀賞價值。
21世紀初,還有沿江旅遊開發的連江小三峽。連江,古稱湟水,位於廣東西北部。它起源於南嶺山脈的南坡。匯集連州、連南、連山、陽山、英德的水,在連江河口匯入北江。它是珠江流域北江的最大支流,所以又叫小北江。練江流經青蓮古鎮轄區15公裏,兩岸植被覆蓋良好,風景如畫,地勢險峻,水流湍急,峽岸巖石高聳,景色優美,被譽為練江的“小三峽”。潢川三峽是小北江景觀長廊的精華,既有長江峽谷的奇險,又有漓江景觀的仙境。這個峽谷長2公裏,寬50米。唐代詩人韓愈曾贊嘆“我州山水甲天下”。唐代詩人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遊完潢川三峽,留下“屯溪若問連州,唯青山畫不及”的詩句。2010,潢川三峽被水利部評為國家AAAA水利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