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渺渺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
洞庭波兮木葉落
……
——《湘夫人》·屈原
以幾何力學來觀照這兩句詩,亦頗有趣味,翻湧的“波”向上,雕零的“木葉”向下,而“秋風”則在大地的平面自北向南推進——三個方向的力合於壹首詩中的時候,便以另壹種方式推動了季節的運動,以及我們詩意的生命的脈動。
詩詞與物理教學
榆中縣壹中 丁成
中國是壹個詩詞的王國。詩詞不僅給人帶來藝術享受,而且在壹些作品中還包含有壹定的物理知識。利用這寶貴的財富,在物理教學中插入詩詞,定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壹、利用詩詞引入物理概念,可使學生興趣盎然,氣氛活躍。
例如,在講到物體的運動的壹些概念時,可用毛主席詩詞《送瘟神》中的詩句:
“坐地日行八萬裏,
巡天遙看壹千河。”
由此引入運動是絕對的概念,我們腳下的地球永不停止地在運動。宋代詩人陳與義在壹首名為《襄邑道中》的詩中寫道:
“飛花兩岸照晚紅,
百裏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雲不動,
不知雲與我俱東。”
從後兩句詩中,可引入靜止是相對的概念。在這裏船與雲以相同的速度運動,以船為參照物,雲是靜止的。
又如陶淵明的“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都可以引入運動的壹些概念。
這些詩詞生動、形象、有趣。這樣引入物理概念,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課堂氣氛活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詩詞理解物理概念,可使學生思維流暢,印象深刻。
在理解特體間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分解現象時,分析風箏為什麽能浮在空中的原因,可將清代吳有水的《風箏》讀給學生:
“只憑風力健,
不假羽毛豐。
紅線淩空去,
青雲有路通。”
並作受力分析,效果極好。
又如在講授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影子的形成時,用宋代詩人蘇軾的《花影》,有助於學生的理解:
“重重叠叠上瑤臺,
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
又教明月送將來。”
再如,講到色散時,可用毛澤東《菩薩蠻·大柏地》的詩句: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三、利用物理知識欣賞中國詩詞,使學生學有所用。
在學習了光的反射之後,對李白的詩“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地上霜”三字會理解得更加深刻。
又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那氣勢磅礴的瀑布,在詩人眼中化作銀河落九天。如果沒有光學知識,對這兩句詩的理解恐怕不會太深。
再如通過學習物理,同學們知道壹些時空的概念,我們再重溫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說的是人和船在空間運動。西辭白帝,東到江陵,順流而下,壹瀉千裏。在陣陣的猿鳴聲中,隨著輕舟所處位置的變化,但見群山萬壑,千姿百態,好不令人心弛神往。朝辭白帝,暮抵江陵,這種空間運動也不照供伴隨著“壹日”的時間變遷嗎?
四、利用物理知識鑒別中國詩詞,使不徨能辯證地看待問題。
在學習了“物態變化”壹章,插入張繼的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碲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通過認真分析,可以看出這首詩確有失誤的地方。根據物理知識,當露點降到零度以下,地球表面的水蒸氣經過凝華而結成霜。可見霜是地面上形成的,它就不曾到過天上,怎麽能說“霜滿天”呢?顯然詩人張繼認為霜和雪壹樣,都是從天上降落下來的,這就違反了自然規律。當然,文學畢竟不是物理,它是允許運用想象和通感手法的。況且,我們也不可能要求古人用今天的科學知識去寫詩。不過,物理教師如果能隨時引導學生,用他們學過的物理知識去欣賞、鑒別前人的作品,對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廣泛的學生興趣,強化物理概念,提高教學效果還是大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