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介紹壹下亞歷山大體詩歌

介紹壹下亞歷山大體詩歌

法國詩歌當中的壹種常用題材,起源於十二世紀中期由朗貝爾·勒道爾和亞歷山大·德·貝爾內合寫的壹部名為《亞歷山大的故事》的詩作,該故事詩中的詩句每行均是十二個音節(區別於韻律學當中的音步),故此得名“亞歷山大詩體”(ale-xandrin).

亞歷山大體詩歌的主要特點為詩句每行有十二個音節,在第六個音節後有個頓挫.法國格律詩不講究音步,但卻十分講究詩行音節數量的整齊,從二音詩到十三音詩都有,使用最多的詩體當然是十二音詩.這種詩歌技法類似於我國的四言詩、五言詩、律詩,以及絕(截)句.

典型示例:波德萊爾的《陽臺》、《感應》等詩,馬拉美的《牧神的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