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壹兩天開始的過時節日(清明)當三天只供應冷食時
韓毅
暮春時節,長安城內處處歌舞,落花無數,寒食節的東風吹在皇家園林的柳樹上。
夜幕降臨了,宮殿裏忙著點蠟燭,煙霧飄到了王子和侯爵的房子裏。
詞語解釋
春城:春天的長安城。
傳遞蠟燭:寒食節期間人間禁止生火,但有權有勢的寵臣可以得到皇帝的恩賜點燃蠟燭。
1.寒食:清明節的前壹天叫寒食,也就是禁煙節。這壹天,宮殿裏鉆出新火,為貴族們點蠟燭。
2.皇家柳樹:皇家園林中的柳樹。舊俗每次寒食斷柳,都是插門。
3.蠟燭:《唐念年下壹年筆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贈近臣》。
4.五侯:韓稱帝時,他的叔伯王坦、、王力、王艮、王都是侯,稱為五侯。
5、斜:聲“下”。
翻譯
壹:晚春長安城華陽滿天舞,寒食節東風吹宮柳。黃昏時分,宮中賜新燭,這是皇帝家第壹個升起的。
二:春天的長安城裏,熙熙攘攘,繁花似錦,寒食節東風吹禦柳。晚上,漢宮給王公大臣們送來了蠟燭,輕煙飄到了五位王子的家中。
做出贊賞的評論
寒食是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這是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在清明節前兩天,由晉文公決定,紀念抱柴燒死的介子推。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照習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的,故名寒食。由於節日是晚春,景色宜人,寒食從唐代到宋代就成了遊玩的好日子。寒食節那天,韓毅在長安街頭徘徊,迷上了眼前的晚春景色,直到黃昏。入夜,宮中燭火通明,燈火輝煌。宮殿外,壹片漆黑,埋在深沈的暮色中。韓毅感慨萬千,認為楊貴妃和她的哥哥,依仗皇帝的寵愛,統治別人,寫寒食記。這首詩描寫了寒食節春天的溫暖,諷刺了皇帝的偏心。全詩含蓄自然,情感飽滿。
開頭“春城滿花”。“春城”指的是春天的都城長安。“飛花”,即花瓣紛紛落下,表示春末時節。“處處”以雙重否定構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落紅的迷人春色。第二句“寒食東風柳斜”,講的是宮中園林的景色。“禦柳”指禦花園中的柳樹。當時寒食節斷柳進門是壹種習俗,而在清明這壹天,皇帝還頒布法令,把榆柳之火作為禮物送給近臣,以示恩寵。所以詩人特意在無限春光裏,剪下了隨風飄揚的“禦柳”。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天,後兩句寫的是夜晚:“夕陽西下,漢宮傳燭,輕煙散入五侯府。”“日落”是傍晚。“漢宮”是指唐代的皇宮。“五侯”壹般指東漢時同壹天任命的五個太監。這裏用漢朝來比喻唐朝,暗指中唐以來壹直受到皇帝寵愛的宦官。每個家庭都不能在寒食節生火,但皇宮是個例外。天黑之前,宮殿裏正忙著分發蠟燭。除了皇宮,妳的近臣也可以得到這個恩惠。詩中用“過”和“散”生動地描繪了壹幅夜晚蠟燭經過的畫面,使人看到了蠟燭的光亮,聞到了淡淡的煙味。寒食禁火是我國由來已久的習俗,但有權有勢的大臣可以破例放置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象進行了委婉的諷刺。
這首詩善於選取典型題材,引用恰當典故,諷刺宦官寵溺和專制的腐敗。雖然文筆十分精妙,但在歷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會形勢的印證下,讀者還是能理解詩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