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田園生活的詩句有什麽

關於田園生活的詩句有什麽

1. 關於田園生活的詩句

1、絕句二首(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竹裏館(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5、歸園田居 其壹(陶淵明)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椋,桃李羅堂前。

6、田園言懷(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裏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7、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9、鄉村四月(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10、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11、遊山西村(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12、秋中雨田園即事(耿湋)

漠漠重雲暗,蕭蕭密雨垂。

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

亂流發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

空餘去年菊,花發在東籬。

13、辛夷塢(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14、淇上田園即事(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

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15、歸嵩山作(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16、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山西去亦對維門)(王維)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閑。

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裏橫黛色,數峰出雲間。

17、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8、終南山(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2. 描寫田園生活的詩有哪些

(1)內容上:盛唐田園詩多描寫田園風光的優美、田園生活的溫馨和田園中真誠樸實的人際關系;中唐田園詩開始轉向對田家生活的辛勞的描寫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

(2)藝術手法上盛唐田園詩多用白描的手法,風格淡雅自然,意境清新悠遠;中唐田園詩則多用典型事件來反映普遍的社會現象。以下具體分析:盛唐:唐詩繁榮局面的到來,山水詩出現了麗日經天的壯觀。

王維與孟浩然等繼承了陶、謝山水詩傳統,形成了壹個與邊塞詩派交相輝映的山水田園派。在唐代詩人中,沒有哪壹個人沒有寫出自然山水為題材的詩篇。

如:王績《野望》、王勃《山中》、陳子昂《度荊門》;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水》;王之煥《登鸛雀樓》;杜甫《望嶽》、《江村》、《登高》;韋應物的《滁州西澗》;顧況《過山農家》;張繼《楓橋夜泊》;戴叔淪《蘇溪亭》;儲光羲《釣魚灣》;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孟郊《遊石龍渦》;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杭州春望》;劉禹錫《巫山神女廟》;柳宗元《漁翁》《江雪》;李賀《巫山高》;杜枚《山行》;李商隱《樂遊原》;溫庭筠《商山早行》……唐代詩人中以山水詩聞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詩成熟的,主要還是孟浩然、王維、李白。幽居襄陽鹿門山的孟浩然,寄情山水,壹生不仕,是封建時代少有的流名千古的布衣詩人之壹。

李白有詩《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乃真隱者。古代士人“達別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他選擇了第二條路,清心寡欲,淡泊寧靜地陶醉於自然山水之中,追求詩歌的最高境界——自然美。他的詩近於陶詩,而又自有風格。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驚濤來似雪,壹坐凜生寒”這類氣象雄渾的詩並不多見。有代表性的還是那些呈現著清寂、冷峭意境,深印著隱者情調的詩作。

他詩寫隱者的情懷:“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天。

……”。(《秋登蘭山寄張王》)他詩寫田家的歡趣:“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林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然而掩飾不了內心的孤清和寂寞。

抱卷沈思,我們仿佛看到了壹個心高氣傲的詩人郁郁獨行在山道上,山風吹拂著飄逸的長衫。王維寫過政治詩,邊塞詩,但能反映他獨特成就的還是他那別有勝景的山水田園詩。

他目睹了官場傾軋,世情翻覆,並且自身也體驗到了仕途的沈浮不定後,“願得燕弓射天將,縱死猶聞俠骨香”功業心和熱情迅速冷卻下來。中年以後,即抱持了“漆園非傲吏,自闕經世務。

但寄壹微官,婆娑數株樹。”的生活態度,內隱外仕,選擇了壹條亦官亦隱的生活道路。

他的山水田園詩,既是個人心靈的寫照,也是時代思潮在詩國的投影。王維山水詩,既有雄渾壯觀的自然景象,更多見清逸雅致的山水畫面。

如:《漢江臨泛》“楚塞三湘樓,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再如《終南山》“太乙還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入處宿,隔水問樵夫。”

前壹首詩,寫江漢風光,運用了水墨山水的造境和運筆,大處落墨,勾勒出江漢雄渾壯闊,水天壹起浮動,山色若有若無的景色。後壹首詩,寫終南山的勝境,意象朦朧,含蘊極富,山中的青嵐疊翠,千巖萬壑盡都籠罩於茫茫“白雲”,蒙蒙“青靄”之中。

但是,王維詩中更多是那些帶有幾分禪思玄意的清逸雅致的畫面,他是壹位悟性極高的人,超人的才氣不僅在詩、書、畫多方面卓有成就,而且在參禪悟道方面,也有大徹大悟的智慧。畫家的眼光,音樂家的聽覺,詩人的感覺,佛家的心態,賦予他壹種不同凡響的藝術力量,他幾乎把每壹項景物都註入特有的靈魂和感覺,又把自我消融在景物裏,形成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莊禪境界。

王維的山水詩,以境寫心,了無痕跡,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意外有意,韻外有致,有壹種悠遠的意境。如《鹿柴》、《竹裏篁》、《鳥鳴澗》、《草荑塢》等。

空山、翠竹、溪水、明月、花鳥……這裏是壹個多麽清靜幽美,純潔無暇的天地,又是壹個多麽獨立而封閉的世界。這種靜謐、空靈的無人之境,正是詩化了的物我兩忘的莊禪境界!《輞川集》及晚年那些山水作品都閃耀著壹種仍有的禪意玄思,顯現出壹種物我冥壹,思索境諧的畫面。

在這裏,詩人把自然吸入自我之中,又把自己的生命消融在景物裏,形成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無人之境”;那“青苔上的陽光、林中的明月、月下的山鳥、自開自落“辛荑花”……,它們既是外在的物象,又是詩人寂靜內心的幻化。王維這類思與境諧的山水詩,不僅內涵了壹種靜態之美,而且顯示出“澄淡精致”“深厚閑雅”的藝術特色。

繼王、孟之後,李白又為山水詩開拓新境界。李白山水詩的顯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個性化。

山水詩本來就是詩人審美理想的對象化,。

3. 描寫田園生活的詩句有哪些,句子詩名都有寫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村居

(清)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楊萬裏

籬落疏疏小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4. 描寫“田園生活美好”的詩句有哪些

1、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唐代《過故人莊》

譯: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

2、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唐代《月夜》

譯: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妳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壹遭兒傳到了屋子裏來了。

3、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三》

譯: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裏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4、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範成大·宋代《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譯:壹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壹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5、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壹》

譯: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裏飄蕩著裊裊炊煙。

6、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唐代《雨過山村》

譯:雨中傳來雞鳴,山村裏依稀壹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壹條板橋斜橫。

7、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二》

譯:鄉居少與世俗交遊,僻巷少有車馬來往。

8、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唐代《秋歸輞川莊作》

譯:廣闊平坦的水田上壹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宛轉的啼聲。

9、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五》

譯:濾好家中新釀美酒,烹雞壹只款待鄰裏。

10、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李白·唐代《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譯:遇斛斯山人相攜到他家,孩童出來急忙打開柴門。

5. 描寫對田園生活向往的詩句有哪些

1、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代: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2、田園樂七首·其六 / 閑居

唐代: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3、田園樂七首·其壹

唐代:王維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裏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何人。

4、田園作

唐代:孟浩然

弊廬隔塵喧,惟先養恬素。

蔔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

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

沖天羨鴻鵠,爭食羞雞鶩。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

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壹薦甘泉賦。

5、江南春懷

唐代:李白

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

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發。

心飛秦塞雲,影滯楚關月。

身世殊爛漫,田園久蕪沒。

歲晏何所從?長歌謝金闕。

6、南鄉子·己巳三月自郡城歸鄉過區菶吾西園話舊

清代:陳洵

不用問田園,十載歸來故舊歡。壹笑從知春有意,籬邊,三兩余花向我妍。

哀樂信無端,但覺吾心此處安。誰分去來鄉國事,淒然,曾是承平兩少年。

7、秋中雨田園即事

唐代:耿湋

漠漠重雲暗,蕭蕭密雨垂。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亂流發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空餘去年菊,花發在東籬。

8、青玉案

宋代:曹組

田園有計歸須早。在家縱貧亦好。南來北去何日了。光陰送盡,可憐青鬢,暗逐流年老。

寂寥孤館殘燈照。鄉思驚時夢初覺。落月蒼蒼關河曉。壹聲雞唱,馬嘶人起,又上長安道。

9、都下送辛大之鄂

唐代:孟浩然

南國辛居士,言歸舊竹林。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予亦忘機者,田園在漢陰。因君故鄉去,遙寄式微吟。

10、檀溪尋故人

唐代:孟浩然

花伴成龍竹,池分躍馬溪。田園人不見,疑向洞中棲。

6. 關於田園生活的詩

《歸園田居》五首 陶淵明 其壹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壹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 時復墟曲人,披草***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竈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壹世棄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詩人簡介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壹說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卒後親友私謚靖節。

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寫作背景 晉義熙二年,亦即淵明辭去彭澤令後的次年,詩人寫下了《歸園田居》五首著名詩篇.這是詩人辭舊我的別詞,迎新我的頌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變化,它所表現的精湛圓熟的藝術技巧,不僅為歷來研究陶淵明的學者所重視,也使廣大陶詩愛好者為之傾倒. 賞鑒 《歸園田居》五首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其所以是如此,不僅在於五首詩分別從辭官場,聚親朋,樂農事,訪故舊,歡夜飲幾個側面描繪了詩人豐富充實的隱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發的感情而言,是以質性自然,樂在其中的情趣來貫穿這壹組詩篇的.詩中雖有感情的動蕩,轉折,但那種歡愉,達觀的明朗色彩是輝映全篇的. 有的論者很樂於稱道淵明胸中的"無壹點黏著",其實,"黏著"還是有的.即以淵明辭官之際寫下的《歸去來兮辭》而論,不也還有"奚惆悵而獨悲"之句嗎 就是說,他心中總還難免有壹絲惆悵之感的.真正純凈的靈魂不會是與生俱來的(盡管詩人壹再宣稱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而是在不斷地濾除思想雜質的過程中逐漸變得澄澈的. 正如壹個人不願觸及心中的隱痛那樣,詩人在《歸園田居》中也很不願意提及剛剛從其中拔脫的汙穢官場."誤落塵網中",就很有點引咎自責的遺憾意味.而"壹去十三年",是指自己從29歲"投耒去學仕",到41歲"我豈能為五十鬥米向鄉裏小幾折腰"而辭去彭澤縣令這宦海沈浮的十三年.然而,今天畢竟如願以償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釋然了.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其中洋溢著壹種故園依舊,"吾愛吾廬"的壹往深情."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檐後榆柳樹影婆娑,濃陰匝地,習習清風平息了詩人心中的焦慮.眼前桃李花榮實繁,弄姿堂前,喚起詩人心中多少歡欣.詩人在同無知的草木交流著感情.極目遠眺,炊煙融入暮靄,側耳諦聽,依稀聽得犬吠雞鳴.眼前堆案盈幾的文牘案卷不見了,代之以心愛的"清琴""異書".嵇康把"人間多事,堆案盈幾","賓客盈坐,鳴聲聒耳,囂塵臭處,千變百伎"(《與山巨源絕交書》)視為不堪為官的理由.詩人在這裏,也似在有意無意之間地用了"塵雜"這個字眼.他告訴我們,從前苦於應對"塵網"的壹切,都沒有,也不會再有了.從這個意義上說,確有點兒"虛室"之感;但虛中有實,他重新開始了完全由自己來安排,支配的生活.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久"與"十三年"相映,"樊籠"與"塵網"相映,"自然"與"性"相映,而以壹"返"字點明了"魂兮歸來"的樂趣.是的,官場消蝕了自己的半生,玷汙了自己的"清節",而今天,苦盡甘來,詩人終於得到了欣慰的補償.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我看這兩句都應該倒過來理解:"為了罕見人事,我才來到野外,為著免於酬酢,我才住進了僻巷".須知,這不是客觀的敘述,而是主觀的選擇啊.詩人從官場退居到"野外",從"野外"退處到"窮巷","白日掩荊扉",又冥坐室中,"對酒絕塵想".層層防範,躲避塵世唯恐不遠,屏絕交遊唯恐不及,屏棄俗慮唯恐不盡.詩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 不,詩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們這種錯覺,而為我們展開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時復墟曲人,披草***來往."他雖無"三徑"之設,卻自有同道頻繁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他們***有壹個心愛的話題. 鄉間的生活是簡樸甚至貧困的,清靜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這樣的環境,使人們獲得了***同的語言,培育起壹種樸質真摯的感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移居》)詩人不惜壹身清苦,兒輩"幼而饑寒"(《與子儼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這種天地間的真情. 新的生活要從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恥辱開始.也許是官身束縛,體質有所下降的緣故,也許是久別田園,農藝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這裏流露出來的是壹種自慚,自勉之情."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僅從時間上看,也可見詩人決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清除"荒穢",也是。

7. 田園生活的詩句有那些

1.東溪 梅堯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

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醜枝。 短短蒲茸齊似剪,守平沙石凈於篩。

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2.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 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3.江村 杜甫 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 微軀此外更何求? 4.水仙子.詠江南 張養浩 壹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 芰荷叢壹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裏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 ,愛殺江南。 5.幽居初夏 陸遊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壹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午甌茶。 6.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7.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蒸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青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8.雨過山村 王建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9.題楊州禪智寺 杜牧 雨過壹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