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也許是壹種錯過,但卻因此找到了重生的路。
範蠡,越國的壹代名相,利用其特有的機智與勇敢,幫助越王復仇雪恨,成為春秋最後壹位霸主,進而演繹了春秋史上的華美篇章。有人認為,他會加官進爵,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他卻在人生的巔峰之處選擇轉身,選擇隱退,攜西子泛舟遊於五湖之上,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轉身,或許會錯過本已到手的榮華,但卻因此擺脫官場的爾虞我詐,追尋到了心中所想的那份自在的生活。
轉身,也許只是壹瞬間的事,但卻因此改變了壹生。
魯迅,年少是,看出中國人民的體質衰弱而不能救治,自此立誌當壹名救死扶傷的醫生,遠渡重洋,出國留學。在日本,他深深的感受到學醫治身,不能救治人們那早已麻木的心。由此,他毅然轉身,放棄了國外的高學歷,回國“棄醫從文”。這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他壹生輝煌的起點。如果沒有他決然的轉身,又怎能成就《吶喊》、《仿徨》此等驚世之作,有怎能在暗夜裏,匕首般刺痛人們麻木冷漠的心靈?轉身,在時間觀念裏,也就是壹瞬之光,但有時卻是壹小步與壹大步的轉變,會因此改變壹生。
轉身,也許會傷痕累累,但疼痛會讓人更加清醒。
壹個人的壹生不可能總是風平浪靜,因為挫折與艱難總喜歡時刻跟著我們,讓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所以,當妳漫步在平坦的大道時,千萬別忘了轉身,看壹看這條路是否真的如它表現的那樣穩固,否則,妳將會得到壹個苦澀的青果。南唐後主李煜沈溺於宮廷玩樂,終導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只能空嘆“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唐玄宗因為寵愛楊玉環,終發生“安史之亂”。由此可見,不轉身清醒回視的代價是沈痛的。
在人生旅途上,在黑暗之中轉身會有光明,在困頓之中轉身會有奇跡,在壹帆風順時轉身回視,才會讓自己走得更遠。所以,在必要的時候果斷轉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