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公元紀年法的來歷是什麽?

公元紀年法的來歷是什麽?

公元紀年法源於基督教。公元,即公歷紀元,原稱基督紀元,又稱西歷或西元。是由意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歷加以改革而制成的壹種歷法——格裏歷。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準頒行。

基督教規定耶穌誕生之年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前的時間成為“公元前多少年”,類似於正負數,公元元年後的是正數,公元元年前的為負數。比如今年是2018年,意味著從公元元年到現在已經是第2018個年份了!

公元紀年法是目前世界通用的紀年方法,也有部分國家采用自己的紀年法。如日本就采用年號紀年法,以色列則采用猶太歷紀年法。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決定采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采用公元紀年法作為新中國的紀年制度。

擴展資料: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六種:

壹、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

二、年號紀年法

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

三、幹支紀年法

近世還常用幹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醜條約”、“辛亥革命”。

四、年號幹支兼用法

年號幹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幹支列後。如“順治二年乙酉“,“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幹支紀年。

五、星歲紀年

1、歲星紀年

戰國時期用歲星紀年。歲星就是木星,由西向東運行,繞太陽壹周用11.86年古人發現大約12年後木星又出現在星空同壹位置,於是把壹周天分成12等分,每壹等分叫壹星次,代表壹年並給他們起上名字叫。

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木星,每年行壹個星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紀年。像歲在星紀,歲在析木、歲在大梁。

2、太歲紀年

木星運行軌道由西向東,這和人們常看的12辰方向相反,為解決這個矛盾,古天文占星家便設想出壹個假歲星叫太歲。

給它又起了十二個名字,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恰、涒攤、作噩、閹茂、大淵獻、困敦、赤奮若、讓它和真歲星背道而馳,和12辰方向壹致,用它來紀年,這就是太歲紀年法。

後來發現,歲星並不是壹年整走壹個星次,運行壹周11.86年,86年便會多走壹個星次,這種紀年方法不精確又繁瑣,後廢不用。這種紀年方法在《呂覽》、《楚辭》中可看到。

六、生肖紀年

它是我國民間推行的壹種與幹支密切相關的紀年方法,用十二肖獸名稱作為年名和地支對應。

例: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如果知道幹支,就可以推算出生肖。如:想知道2005年出生的孩子屬什麽?從今年的幹支是庚寅,就可以推算出2005年的幹支是乙酉,那這小孩是屬雞。

生肖紀年始於東漢,敦煌經卷有記載,生肖紀年起於少數民族,至今西藏還是用這種紀年方法。藏歷是用陰陽五行和十二生肖搭配,五行用兩次和肖獸搭配。藏歷五行為木、水、鐵、土、火。十二生肖同漢歷十二生肖相同。

百度百科——公元 (紀年體系)

百度百科——紀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