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原本不相幹的四個物象,在鄉愁這壹特定情感的維系之下,反復詠嘆,產生不壹樣的藝術效果。
作者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信所以用郵票來表達鄉愁,;婚後赴美讀書,坐輪船返臺,用船票表達鄉愁;後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所以用墳墓表達鄉愁,最後因為政治原因,臺灣海峽將大陸和臺灣在壹段時間內分隔,用海峽表達更大的鄉愁。
原文:
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擴展資料:
《鄉愁》賞析
閱讀此詩,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壹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壹方;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壹。
“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集單純美與豐富美於壹體,物象集中明朗,如郵票、船票、墳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遠深邃、內容豐富含蓄,讀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情感。
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將之呈現在讀者眼前,其蘊綿長。
本詩又有回環往復,壹唱壹嘆的旋律。在同壹位置上,有重復,即我在這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換的量詞:枚、張、方、灣。作者采用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詩歌的音韻之美,是柔美而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的戀歌。?言有盡而意無窮,個中滋味實在耐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