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周恩來的《無題》,原文如下:
無標題的
周恩來
大江歌掉頭向東,密群家扶貧。
十年破墻,難酬滄海,難逞英雄。
1,墻
面對墻壁:面對墻壁坐著。
《五光會元》記載達摩法師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用來形容刻苦鉆研。
2.打破墻壁
破壁:破壁起飛。
《名畫》記載南北朝著名畫家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條沒有眼睛的龍。他說妳點壹下眼睛,龍就會飛走。別人覺得這很可笑,他就點了龍睛。很快,閃電劃過,摧毀了城墻,龍從雲菲身邊經過。
2.跳進海裏
跳海是指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為抗議反動當局無理驅逐中國留學生,喚起民眾覺醒,在日本大森灣殉難。
3.周恩來《無題》賞析:
無題寫於1917,周恩來19歲。
1917年9月,周恩來為了投身祖國反帝反封建的洪流,毅然放棄留日機會,決定回國。周恩來返日前夕,他的同窗好友張紅臣等人為他餞行,並要求贈書留念。周恩來用毛筆獻上了這首無題詩,並在詩後寫下了“我年輕時寫了正確的詩”和“為其他利益回國,做好準備,告別朋友”的字樣。
在《無題》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價值觀在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以及他們所選擇的人生道路中起著多麽重要的作用。
正是這種為國為民的價值觀決定了周恩來革命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