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北宋關學學派創始人張載經典名言詩句大全

北宋關學學派創始人張載經典名言詩句大全

張載,又稱張子。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壹,程顥、程頤的表叔,理學支脈?關學創始人,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其廟庭與周敦頤、邵雍、程頤廟、程顥廟合稱?北宋五子?廟。字子厚,漢族,祖籍大梁(今開封),徙家鳳翔郿縣(今寶雞眉縣)橫渠鎮,人稱橫渠先生。

張載經典名言:

學者欲其進,須欽其事,欽其事則有立!有立則有成;未有不欽而能立;不立則安可望有成!

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則須索做,始則須勉勉,終則復自然。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貧富不均,教養無法,雖欲言治,皆茍而己。

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陰陽鬼神莫不盡之矣。

人壹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天地之道要壹言而道盡亦可,有終日善言而只在壹物者,當識其要,總其大體,壹言而乃盡爾。

道德性命是長在不死之物也,己身則死,此則常在。

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則當以博大求之,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也。

心茍不忘,則雖接人事即是實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則終身由之,只是俗事。

人雖有功,不及於學,心亦不宜忘。

凡人為上則易,為下則難。然不能為下,亦未能使下,不盡其情偽也。

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於不知矣,學者須得中道乃可守。

學未至而好語變者,必知終有患。蓋變不可輕議,若驟然語變,則知操術已不正。

天資美不足為功,惟矯惡為善,矯惰為勤,方是為功。

人多言安於貧賤,其實只是計窮力屈,才短不能營畫耳,若稍動得,恐未肯安之。

學者所誌至大,猶恐所得淺,況可便誌其小,茍誌其小,誌在行壹節而已,若欲行信亦未必能信。

立本既正,然後修持。修持之道,既須虛心,又須得禮,內外發明,此合內外之道也。

人能不疑,便是德進,蓋已於大本處不惑,雖未加工,思慮必常在此,積久自覺漸變。

學者既知此心,且擇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道要平曠中求其是,虛中求出實,而又博之以文,則彌堅轉誠。

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為太柔太弱。

欲事立須是心立,心不欽則怠惰,事無由立,況聖人誠立,故事無不立也。

誠意而不以禮則無征,蓋誠非禮無以見也。

若心但能弘大,不謹敬則不立;若但能謹敬而心不弘大,則入於隘,須寬而敬。

居仁由義,自然心和而體正。

學者行禮時,人不過以為迂。彼以為迂,在我乃是徑捷,此則從吾所好。

學之行之而復疑之,此習矣而不察者也。故學禮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學禮也。

禮不必皆出於人,至如無人,天地之禮自然而有,何假於人?

禮即天地之德也,如顏子者,方勉勉於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勉勉者,勉勉以成性也。

禮所以持性,蓋本出於性,持性,反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