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由來已久的傳統佳節,是中國最重大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在古代,每逢春節各個大街小巷就會張燈結彩,遊人滿街,熱熱鬧鬧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小學生關於春節的古詩,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生關於春節的古詩
1、《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釋義: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壹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
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壹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2、《元日·玉樓春》
宋·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釋義: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壹年,井懸凍酒。
在這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
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我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
喝醉處所少知己,只有春神還似以往壹樣做我的相知。
3、《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釋義:
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並不求其與主人見面賀禮,只是姿態性地投張名帖,表示禮數已到罷了。
4、《田家元日》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釋義:
詩歌描寫詩人年已四十而未出仕的無奈和傷感,但他並未耽於此憂,而是在舒適逸樂的隱居田園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誌趣,在與老農牧童恬淡的耕作中享受到五谷豐登的樂趣。全詩沖淡靈動,素樸自然。
5、《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唐·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6、《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7、《除夜》
唐·曹松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
壹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鬥,春通綻處芬。
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8、《歲除夜》
唐·羅隱
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
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
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
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9、《除夜》
唐·尚顏
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
坐到四更後,身添壹歲來。
魚燈延臘火,獸炭化春灰。
青帝今應老,迎新見幾回。
10、《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