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壹年級下冊語文書
作者:蒲華清
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
我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
爸爸明明是個足球迷,
卻把壹場精彩的球賽關掉。
不知為啥換成了京劇,
咿咿呀呀的,唱個沒完沒了。
只有奶奶聽得入了迷,
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覺。
奶奶啥時換了頻道?
球員們正在場上飛跑。
“好球,好球,快射門!”
我和爸爸樂得直叫。
奶奶不看電視只看我們,
和我們壹起拍手歡笑。
媽媽從書房走了出來,
她在修改最近寫的文稿。
看著媽媽壹臉的疲勞,
我們都提議不再看球賽,
讓媽媽聽聽音樂,看看舞蹈。
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
我家看電視,可真有些奇妙!
每個人心裏都裝著壹個秘密,
到底是啥?不說妳也知道。
詩歌表達了溫暖的親情:
球迷爸爸非常愛看足球賽,卻把球賽換成奶奶愛看的京劇,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棄自己喜歡看的京劇,換成了足球頻道,和我們壹起拍手歡笑,這是老人的慈愛;
看見媽媽的疲勞,我們都提議關掉球賽,讓媽媽聽音樂看舞蹈,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關切,當然,也有“我”從長輩那兒學來的關愛。
擴展資料:
蒲華清,大專學歷。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山城的霧》作者。
1957年畢業於重慶第壹師範學校,1988年又畢業於中央黨校函授學院。1957年參加工作,歷任重慶巴蜀小學教師、教導主任,重慶出版社編輯、編輯室主任、總編輯助理、副總編輯,編審。
重慶市文聯第四屆常務理事,重慶市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第壹屆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組詩《我們家裏的故事》獲四川省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獎,組詩《考試變奏曲》獲1993年《少年文藝》雜誌好作品獎;兒歌《八戒找媳婦》獲1993年小金雞兒歌大賽三等獎、重慶慶祝建國40周年文學獎;幼兒短詩集《春天的朗誦詩》獲首屆重慶兒童文學獎。
蒲華清的《看電視》《天氣預報》等佳作剛壹問世,就廣受歡迎,在孩子們中間流布久遠。特別是他的這些詩作被收入語文教材以後,通過語文教師的講解,孩子們從詩中細致地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蒲華清的兒童詩能選入教材,並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鳴,細致地探究起來,是這些詩歌作為教材有著正面的、積極的價值觀。壹件作品有了“語文性”就必須具備正能量。有些深受孩子歡迎的作品,可以很暢銷,也具有很強的可讀性,但不壹定被教材收入。
語文課要講的教科書和自主閱讀的文學選本,有時不壹定能做到通用。這種差別,不是作品質量的差別,而是功能的差別。
蒲華清被選入語文教材的兒童詩,既有可讀性,又有“語文性”,這就決定了他的兒童詩的高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