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是壹個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其相關典故最早見於《史記》、《廉頗列傳》和《藺相如》。
“紙上談兵”本來是指趙括熟悉兵法,但不能靈活運用。再後來,就意味著空談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意味著空談不能成為現實。在句子中可以做謂語、賓語、定語;帶有貶義。
成語寓意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經常形容壹個人只會空談,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俗話說,做得好不如說得好。這就需要多思考,保持安靜,少說話,多做事。趙括對書上的內容爛熟於心,但沒有實際操作經驗,所以遇到需要實際操作的情況,立刻失去方向,變成無頭蒼蠅。
古希臘思想家德謨克裏特斯說過,理想的實現只靠行動,而不是空談。的確,無論做什麽,都不能只講理論、方法、談資。只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才能高效的完成好事情,這樣學到的知識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不從實際出發,註重實踐經驗,只會講理論,“紙上談兵”的最終結果往往是壹敗塗地。作為管理者,如果不能做壹個好人,卻被話多的人迷惑,導致決策失誤,後果更是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