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9課《湖心亭看雪》教案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9課《湖心亭看雪》教案

 詩人的心中有壹份柔情,他筆下的西湖就溫柔纏綿。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9課《湖心亭看雪》教案,供您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教案欄目查看。

篇壹:湖心亭看雪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壹些文言實詞、虛詞。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3.了解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遊湖的雅趣。

 4.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反復朗讀,以致背誦。

 2.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3.賞析課文融敘事、寫景、抒情於壹爐的寫作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品味文章的語言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寫景的白描特點。

 2.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系。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五環節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明標

 1、導入

 冬季中最溫暖的日子無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飄揚的雪花,凝聚了春霧夏雨秋露的情緒,播撒而來,從每壹個點上摩挲著我們,感化著我們,讓我們享受熱烈、靜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多媒體顯示“西湖雪景”

 2、了解作者及背景

 讓我們步入張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自主學習

 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或設置背景音樂,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及停頓。

 1、初讀課文,字找出生字,要求註音:(見學案)

 更(ɡēnɡ)定 毳(cuì)衣 霧凇(sōnɡ) 沆碭(hànɡdànɡ) 壹芥(jiè)

 2、學生讀課文,參照註釋,借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學生放聲朗讀課文,讀準語音,語意讀順,理解課文。

 (2)敘事是本文的線索,本文的記敘要素是什麽?

 三、合作探究

 1、說說下列這段描寫雪景的文字用了什麽手法?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湖上影子,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與余舟壹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教師提示:這段寫景文字運用了白描手法。什麽是白描呢?

 多媒體顯示:

 2、“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與文中哪句相照應?

 3、作者去看雪有哪些物質條件?

 4、文中描寫湖中雪景用了壹串數詞,說說其表達效果。

 5、亭中飲酒的兩人見了作者為何“大喜”?

 6、舟子對作者的評價是“癡”,對這個評價妳是如何了解的?

 7、作為壹篇遊記,作者是怎樣處理寫景、敘事、抒情的關系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敘事是行文的線索。作者開頭用儉省的筆墨交代了看雪的時間、目的地、天氣狀況,中間交代了遊蹤“到亭上”“及下船”,並且記敘了湖心亭巧遇壹事。

 但是敘事中處處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西湖經歷三天大雪後,人

 鳥聲俱絕,空闊的雪景使天地間呈現出壹股肅殺、冷寂,作者偏偏此時去賞雪,可見他此時的心態及與眾不同的情趣。再如“獨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兩三粒”,看似矛盾,實則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壹事,雖是敘事,但重在抒情,有獨自賞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驚喜,有分別的傷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悅。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點,壹痕、壹點、壹芥、兩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點,這正透露出作者遊湖觀雪的雅趣,顯得悠遠脫俗,卓然獨立。

 四、展示交流

 提問:柳宗元的《江雪》描寫的也是雪景,也寫到人的活動,體會它和本文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感情上的不同之處。

 學生***同回憶《江雪》,背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在描寫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遊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為人設。

 在表達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感情,《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五、課堂小結

 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為我們描繪了壹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運用嫻熟老練,渾然天成;寫景、敘事、抒情水乳交融,渾化無跡;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脫俗的情懷,頗讓我們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噓感嘆。如此精美絕倫、形神兼備的小品文,學起來簡直是壹種享受。但是不容忽視的壹點就是對作者這種消極避世的意緒,還應該批判地對待。

 六、布置作業

篇二:湖心亭看雪

 壹、教學目標:

 1、 熟讀美讀課文,理解“絕、拿、強、更、癡”等字。

 2、 賞析雪後奇景,體味白描手法。

 3、 解讀張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學重點:

 賞析雪後奇景,體味白描手法。

 三、教學重難點:

 解讀張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出示四幅西湖風光圖片)妳知道這些圖片展示的是什麽地方的風光嗎?

 是西湖。

 回憶壹下我們曾學過哪些有關西湖景色的詩詞。

 (很好,看來大家積累了不少古詩文,善於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壹大法寶呢)

 有人說,西湖觀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霧景,霧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筆下西湖的陰晴風雨已經被描繪得變幻多端,搖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將有怎樣壹番動人的意韻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張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領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

 誰告訴我張岱是誰?妳是通過什麽了解到張岱的?(妳表現很棒,因為妳懂得借助工具書、註解來預習課文)

 “明亡後不仕”,是什麽意思?為什麽“不仕”?——不想給清廷做事。這說明他有深深的故國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這節課我們就賞讀《湖心亭看雪》。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順,讀通

 下面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老師來考考大家,這些字音妳都讀準了嗎?

 橈 毳衣 霧凇沆碭 壹芥 鋪氈 強飲 (幻燈)

 下面老師請壹個學生讀課文,這次要求更高壹點,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註意節奏。

 好,妳不僅讀得字正腔圓,而且讀得有板有眼。

 2、讀懂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我們來齊讀壹遍,讀的過程中去發現壹個字,壹個評價張岱的字。

 “癡”

 “癡”說通俗點就是什麽?

 傻,笨,舉止異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為就是古怪,顯得呆氣。比如:有壹位老師,研究數學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數學題。 有壹次,他不小心碰到壹根電線桿,他忙道歉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現在,我們說張岱也很癡,舉止也有些異常。

 妳能用原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嗎?

 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獨往湖心亭看雪。

 冬天看雪有什麽難理解的呢?

 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

 絕?消失

 想到了哪首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為什麽這時會鳥飛絕,人蹤滅?

 天太冷。

 可以說是天寒地凍呀,作者還選擇了哪個時辰前往看雪?

 更定

 更定?

 晚上八點

 天寒地凍時晚上8點,妳會做些什麽?

 躲在空調房看電視,躺在被窩看書。

 張岱卻選擇去湖心亭看雪,妳能從他的行為中看出他什麽性格嗎?

 有著與眾不同情趣的人,是個孤獨的人。

 張岱說是獨往,真的是壹人去的嗎?有沒有同行的人?

 舟子。

 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舟子不是看雪人,不能說同往看雪。另外張岱很清高,孤傲,不願與舟子為伍。

 是呀,蕓蕓眾生不可為伍,舟子雖然存在卻猶如不存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張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清高自守。

 (四)賞析雪景,體味白描

 孤傲的張岱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樣的雪景呢?請讀出文中集中描寫雪景的句子。希望能讀出氣勢和感情。

 寫雪景的有兩句。我想請男、女同學合作來讀壹遍。男生讀前句,女生讀後句。大家想想,為什麽請男生讀前句?

 因為這句顯得很有氣勢,而男生就很有氣勢。這句寫的景很大氣,應該男生讀。

 很好。那就請男同學讀出這種大氣、讀出氣勢來。

 妳們說讀好哪幾個詞,就能讀出浩大的氣勢來?

 讀好“上下壹白”。

 三個“與”也要讀得舒緩點。男生再讀壹遍。

 這次讀得真好。不過,我發現了這句話中的壹個問題。

 (屏顯:“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壹句中,三個“與”顯得拖沓應去掉,妳認為呢?)

 我認為不能去掉。“與”字寫出天、雲、山、水萬物融為壹體,難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去掉呢?

 去掉的話,仿佛物與物之間有了界線似的,分開了,沒有那種天地蒼茫的意境。

 品得多好啊!我真的很佩服。現在女生讀壹讀後句,妳們說說要讀出什麽意

 味?

 輕柔點、渺小的味道。

 女同學讀得很好,尤其是量詞讀得真好。只是這些量詞用的妥當不妥當呢?我們壹般會選擇這樣的量詞來形容這些物呢?

 (屏顯:“湖上影子,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與余舟壹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是不是要改成“長堤壹條、湖心亭壹座、與余舟壹艘、舟中人兩三個而已”?為什麽?)

 不要改。這樣寫,更好地表現了朦朧。

 更好地表現了霧凇沆碭,天地蒼茫的意境。

 景物的渺小。

 這些景物為什麽會顯得這麽渺小?

 天地壹片蒼茫,顯得很空曠、浩大。

 是呀,把人、物至於天地之間,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讓我們頓生“寄蚍蜉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之感。

 聽到妳們這樣精彩的發言,真是美的享受。如果要我們描寫壹段雪景,妳會怎麽描寫?

 我會用上壹些比喻和優美的詞句。

 張岱用了修辭手法沒有?

 沒有。

 這樣寥寥幾筆,不加渲染,勾畫景物的寫法叫什麽手法?

 白描。

 (屏顯:張岱用白描的手法,寫出了天地之浩大蒼茫,人物的渺小輕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達到了“天人合壹”的妙境。)

 壹切景語皆情語,透過文字勾勒的雪景,妳能隱隱約約感到作者具有怎樣的品性嗎?

 超凡脫俗、孤獨

 妳已經觸碰到了張岱的內心。我們看看張岱對自己的敘述,進壹步去了解他。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

 ——《自為墓誌銘》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入山……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壹夢。

 (五)小結課文

 老師:同學們,我們通過找“癡行”、品“癡景”、議“癡心”,已經體會到了張岱的癡,他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妳用“好個______________的張岱”的句式評點張岱其人。

 好個孤獨的張岱。好個清高的張岱。好個癡人張岱。好個超凡脫俗的張岱。好個癡迷自然的張岱。好個思戀故國的張岱。好個內心孤獨的張岱。

 (六)配樂朗讀,讀出情味。

 最後讓我們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讀著文字,走進西湖雪景,走進張岱。

篇三:湖心亭看雪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並背誦全文。

 2、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並了解白描手法。

 3、賞析作者獨特的情感,了解其熔敘事、寫景、抒情與壹爐的特色。

 4、感受作者遺失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態度。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本文的寫景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我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系

 課題安排

 壹課時

 教學要點

 學生朗讀課文,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引導學生把握“白描”這壹描寫手法;分析作品寫景、敘事、抒情三者融為壹體的寫作特點。

 壹、導語:

 說到西湖,大家壹定會信手拈來很多詩文,今天我要考考大家(搶答):春天的西湖?夏天的?晴天雨天的?(分別為《錢塘湖春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飲湖上初晴後雨》)今天,我們再欣賞冬天的西湖。

 二、朗讀,整體感知

 自由誦讀,找出難讀的字,疏通文意。

 崇禎(chóng zhēn) 毳(cuì)衣 霧凇(sōng)

 沆(hàng) 碭(dàng) 鋪氈(zhān)

 喃喃(ná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強(qiǎng)飲

 師配樂朗讀。

 生模仿,自選對手,PK朗讀。

 生點評後在齊讀。

 三、景物欣賞

 1、既然是“湖心亭看雪”,作者看到怎樣的雪景?

 (找出文中語言並賞析)

 --> “霧凇……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壹切景語皆情語,情以景生,景以情存。先從大處落筆“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描寫雪後西湖全景,營造了靜寂、空曠、混沌的境界,接著,作者落筆眼前,寫西湖近景。“壹痕”、“壹點”、“壹芥”、“兩三粒”,使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與曠遠莽蒼的大自然對比,渲染了“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的人生情緒。

 2、(多媒體顯示兩幅圖)哪壹幅更像張岱看到的西湖雪景?(壹個素雅,壹個濃墨重彩)

 (從直觀視覺上感覺白描)

 引出白描(多媒體顯示《天凈沙.秋思》的插圖即白描釋義)。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樸的文字,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方法。

 3、女生齊讀第壹段

 四、研讀賞析,品味情感

 1、時間:看雪的時間是什麽時候? 更定時分。

 冬天的淩晨冷到什麽程度? “湖中人鳥聲俱絕”

 作者為何偏偏選擇這個時間去賞雪?說明他怎樣的誌趣?

 -->追求天人合壹的山水之樂,反映他超凡脫俗的雅趣。

 2、人物:作者是壹個人去賞雪嗎? 不是,還有舟子。

 為何用“獨”呢?反映他怎樣個性特點?

 -->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及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

 3、心情:壹個人淩晨去看雪,心情會怎樣?

 -->憂郁、惆悵,淡淡的哀愁(插入作者簡介)

 張岱號陶庵,明末清初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尋夢,尋夢,過去的生活如在夢中,如在畫中,飄然而逝,現而有隱,作者只靠“夢億”來尋求心靈的慰藉)

 4、本文寫於明亡之時,卻為何用明號紀年?

 -->深深的故國情絲,淡淡的哀愁。

 5、本文不僅寫了作者壹個人夜晚去賞雪,第二段還記敘了什麽?

 -->偶遇金陵人。

 作者為什麽不把兩個人名字寫出來,而只是寫“金陵人,客此”?

 A、作者也是客居此地;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B、金陵,南京,明朝開國定都南京,暗示他對故國的思念。

 男生齊讀第二段,讀出驚喜和淡淡的哀愁。

 五、拓展延伸,比較閱讀。

 妳認為柳宗元和張岱能成為精神上的朋友嘛?

 六、小結:

 多媒體顯示:“滿紙荒唐言,壹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經過這堂課的學習,妳應該理解作者的那份癡心了吧!

 七、作業:

 用白描手法寫壹處景物或描寫壹個身邊的同學。

篇四:湖心亭看雪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壹些文言實詞、虛詞。

 2.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3.體會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遊湖的雅趣。

 4.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2.賞析課文融敘事、寫景、抒情於壹爐的寫作特色。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本文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度,但又流露出消極避世的情緒,應引導學生批判地對待,歷史地分析。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本文的寫景特點和閑情雅趣。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系。

 課型:賞讀課

 教學方法:讀讀,說說,議議。

 教學時間: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 導入新課

 同學們,杭州西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被譽為“人間天堂”,自古以來就有無數文人墨客為它留下了不少傳世佳作。關於西湖的詩句,同學們能背出哪些?

 同學們,詩人心中有壹個春天,他筆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詩人心中有壹份柔情,他筆下的西湖就溫柔纏綿。可是,如果,詩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筆下的西湖會是什麽樣子呢?讓我們隨張岱壹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賞雪景並體會作者情感。

 二、 作者及背景簡介

 作者簡介: 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明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壹直過著布衣優遊的生活。明亡以後,消極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窮困以終。

 代表作:《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緬懷往昔風月繁華,追憶前塵往事,字裏行間流露出深沈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文學創作以小品文見長。

 三、 朗讀課文,疏通文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或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及停頓。

 音:

 更(gēng)定 毳(cuì)衣 霧凇(sōng) 沆(hàng)碭(dàng)

 壹芥(jiè) 喃喃(nán) 長堤(dī) 氈(zhān)

 2.學生讀課文,參照註釋,借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學生聽讀課文,疏通文句。

 (2)教師提示以下詞語,幫助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是日更定:是,這。 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壹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從晚上八算起。定,開始.

 余挐壹小舟:撐,劃。

 擁毳衣爐火:毳,鳥獸的細毛。毳衣,毛皮衣。

 霧凇沆碭:霧凇:水氣凝成的冰花。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 冰花壹片彌漫。

 上下壹白:全白。(比較這裏的“壹”和“湖心亭壹點”的“壹”的區別。)

 長堤壹痕:形容西湖長堤在雪中只隱隱露出壹道痕跡。痕:指斑跡,跡印。

 壹芥(jiè):壹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還。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動詞用。

 及下船:等到。

 (3)試譯下列語句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2、擁毳衣爐火

 3、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

 4、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與余舟壹芥,舟中人有兩三粒而已。

 5、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6、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4)齊讀課文

 (5)請同學試譯課文(對譯課文)

 屏幕顯示課文的譯文,供學生對照。

 四、 整體感知文意

篇五:湖心亭看雪

 [教學目標]:

 1、誦讀、美讀,領會湖山空靈之意,

 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與反思

 。

 2、遊湖、看雪,揣摩文章寫景之筆。

 3、說人、話情,見識人物閑雅之趣。

 [教學重點]:誦讀、美讀,疏通文意,體驗西湖夜雪的空靈境界。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真切地走入奇景中,感知人物的精神品性。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寫作特色和語言風格。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

 壹、創設情境:

 由西湖湖心島的乾隆題字碑——風月無邊設疑導入,請學生欣賞杭州西湖風光四季代表景觀圖片---春:蘇堤春曉 夏:曲院風荷 秋:平湖秋月 冬:斷橋殘雪

 學生吟誦關於西湖的詩句,

 師配樂朗誦:是啊,同學們,詩人心中有壹個春天,他筆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詩人的心中有壹份柔情,他筆下的西湖就溫柔纏綿。可是——如果詩人的心中寒冰壹片,他筆下的西湖會是什麽樣子的呢?

 讓我們步入張岱的世界,壹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了解湖心亭

 多媒體摘要顯示: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學家。出身仕宦世家,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清兵南下滅亡了明朝,他入山隱居、著書,作品中時時流露出明亡之後懷舊的傷感情緒。教師補充介紹其著作。

 多媒體摘要顯示湖心亭介紹:位於杭州西湖之中,據說是宋代整修西湖時,以湖泥堆成小山,成為壹島,是西湖三島之壹,後於山上建成亭閣,叫湖心亭。這是觀賞西湖風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賞景。

 三、反復誦讀 整體感知

 1、聽:教師播放朗讀錄音學生小聲跟讀,把握字音及停頓,師提醒學生註意錄音中的錯誤讀音。

 2、讀:學生給生難字註音並自由朗讀課文。

 3、譯:學生齊讀課文,小組合作疏通文句,並就疑難文句向他組質疑。

 4、比:結合給定譯文比較自己的差距,學習文言文翻譯之法。

 四、細讀品悟 探究課文

 1.壹讀課文 自主學習1.教師示範提問,引導學生從文中獲取有效信息,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並用原文作答。

 教師示範: “看雪”的時間是 。地點是 。

 2.二讀課文 質疑問難(說景) 搜尋文中寫描寫雪景的文字加以品析。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湖上影子,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與余舟壹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體會全景和特寫景物各自的特點,並引導學生關註在本文在寫法上的特點。

 教師點撥並舉例講解:白描是壹種描寫的方法。原是中國畫的壹種技法,是指壹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作為壹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樸的文字,寥廖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

 3.三讀課文 合作探究(說情)湖心亭巧遇是敘事但重在抒情。妳能體會到張岱怎樣的感情變化?

 1.讀“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壹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驚喜到傷感,喜極而悲。

 師點撥:作者之所以選擇更定後獨往觀雪,是因為不願見人,也不願被人看見,也因為此時雪景更妙。湖心亭巧遇雖是敘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兩個賞雪人而驚喜,短暫的相遇都很暢快,隨之而來的分別不免傷感,但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緒。

 2.品味舟子的話,解讀“癡”的內涵: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師點撥:所謂“癡”正是壹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懷。

 張岱癡迷於天人合壹的山水之樂,癡迷於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五、教師寄語:小結並引導學生關註古人寄情山水托物言誌的情趣之所為,

 六、延伸練習

 請學生欣賞幾組圖片談談圖中景物的特點並賦予自己獨特的情感。

 教師點評。

 六、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