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古詩《除草》的作者是誰?

古詩《除草》的作者是誰?

《楚河》是唐詩,入選小學語文教材。這是唐代寫的,有人認為是聶寫的。

聶鐘毅(837 ~?),唐代詩人。這個詞是弗蘭克。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說到河南人。出身貧寒,準備吃苦。鹹通十二年(871)進士。由於時局動蕩,他在長安待了很久才得到華陰。當我到達時,除了那本鋼琴書,我什麽也沒剩下。聶詩歌風格樸實,內容深刻,在盛唐詩風中獨樹壹幟。

沈李(772-846)是唐代詩人。公吹出生於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升進士。他是翰林學士兼宰相,後來擔任我們淮南的使臣。他與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往密切。在袁、白倡導"新樂府"之前,他創作了20首新樂府詩,今已失傳,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壹。《詠懷詩》三卷,《雜詩》壹卷。

全詩如下:

夏天的中午,太陽很熱,農民們還在勞作,珠子滴進泥土裏。

誰想,我們的壹碗飯,壹粒粒糧食都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翻譯如下:

盛夏的中午,烈日當空,農民們還在勞作,汗水滴落到泥土裏。

誰能想到,我們碗裏的飯,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擴展數據:

“盤中中餐”曾經是人們每天必接觸的食物,卻沒有人想到把這種糧食和烈日下農民的汗水聯系起來。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它,並把它濃縮成壹首詩“每壹粒都是堅硬的”。這就開導了人們,讓他們思考真相,讓那些不懂得珍惜糧食的人深受教育。

詩人在闡述上述內容時,並不空泛抽象,而是用生動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說明原因,使人易於接受和理解。

前兩句,作者沒說農民種地有多辛苦,莊稼長得有多難。他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的情節做了生動的渲染,讓人把這種辛苦和辛苦的味道變得更加具體、深刻和真實。

最後詩人用修辭的口吻說“每壹粒糧食都是硬的”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五谷比作滴汗,真的是精妙生動。

百度百科-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