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登掃葉樓(選壹)》原文與賞析
丘逢甲
今日征誅壹灑掃,群胡如葉風前墮。
依然龍虎帝王都,我來偶借蒲團坐。
樓外長江江外山,今日江山方我還。
眼前待說彌天法,未許老僧閑閉關。
丘逢甲是近代愛國誌士和詩人。他1908年秘密加入中國同盟會,為革命作了不少工作。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2月2日江浙聯軍攻克南京。丘逢甲作為廣東三名代表之壹應邀赴南京參加組織 *** ,任參議院議員。在南京期間,丘逢甲登掃葉樓,寫下了這首頌揚革命、表現革命對宗教沖擊的詩篇。
掃葉樓,在南京城西清涼山西麓,屬善慶寺,樓內繪有壹個山僧持帚掃落葉的圖畫,樓因此而得名。
全詩八句,首二句開篇切題,緊扣掃葉樓中 “山僧掃葉圖”寫,大意是說: 革命義軍征討清 *** ,勢若秋風勁吹落葉墮地,戰爭取得了勝利,如山僧持帚掃落葉。這兩句寫出了革命形勢的發展如迅雷不及掩耳,銳不可擋,字裏行間洋溢著詩人對革命勝利的喜悅和贊嘆之情。當辛亥革命爆發、清 *** 垮臺的時候,丘逢甲心情無比歡暢,以為“無若今日快心者” (丘復 《倉海先生墓誌銘》),這兩句詩正是他“快心”的自然流露。三四句說: 南京恢復了昔日龍盤虎踞帝王都的雄偉氣象; 我來這裏,不過是偶爾借壹席之地坐坐而已。第三句緊承上句,歌頌南京翻天覆地的偉大變化。對於南京的光復,詩人還曾滿懷 *** 地寫道: “郁郁鐘山紫氣騰,中化民族此重興。江山壹統都新定,大纛鳴笳謁孝陵。”(《謁明孝陵》)因為南京的光復,是中華民族重興的壹個新起點,所以詩人極為興奮。第四句指自己謁善慶寺,登掃葉樓,瞻拜佛門,兼寓自己來南京參加臨時 *** 事。“偶借”,是壹種謙遜的說法,也表現了淡於名利的思想。五六句是說祖國江山終於光復。“方我還”即“方(才)還我”的倒裝,表露出壹種革命勝利來之太遲而終於來臨的喜悅。結尾二句說,眼前待要宣講彌天佛法,但形勢逼人,已不容僧人閑居壹室,誦經坐禪了。佛教是宣揚與世無爭超凡脫俗的宗教,似乎可以不受外部世界變化的影響,但這實際上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在辛亥革命勝利的大好形勢下,僧人閑坐誦經說法,就不但不合時宜,而且也決不會有說服力了。丘逢甲在辛亥革命前曾寫過壹些宣揚佛家出世思想的詩歌,他在革命勝利後寫的這首《登掃葉樓》,則是對這些作品的壹個反思和否定。
縱觀全詩,這是壹首頌揚辛亥革命勝利的政治抒情詩。“今日征誅壹灑掃,群胡如葉風前墮”,寫得大氣磅礴,有排山倒海之勢;“依然龍虎帝王都,我來暫借蒲團坐”,從南京光復寫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充滿了勝利的喜悅;“樓外長江江外山,今日長江方我還”,則是對乾坤再造的熱情謳歌;結尾“眼前待說彌天法,未許老僧閑閉關”更以形勢逼人,連僧人也不能無動於衷,置之度外,來表現革命對佛教的沖擊,以反襯革命勝利影響之大,讀來令人振奮。
在形式上,這首詩似七律而未工,用字也多重復(三“江”、二“山”、二“前”、二“外”、二“我”、二“今日”),該是由於詩人興之所至,隨口吟出率爾成章,未及雕琢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