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的意思是無奈地看著那花在風中飄蕩、落在地上,燕子歸來的樣子也是似曾相識。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後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浣溪沙》原詩
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翻譯
聽壹支新曲喝壹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
花兒總要雕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裏徘徊。
《浣溪沙》賞析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詞的上片通過對眼前景物的詠嘆,將懷舊之感、傷今之情與惜時之意交織、融合在壹起。
“壹曲新詞酒壹杯”,所展示的是“對酒當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於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於問津、也樂於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壹。然而在作者的記憶中,最難忘懷的卻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氣”壹句,點出眼前的陽春煙景既與去年無異,而作者置身的亭臺也恰好是昔日飲酒聽歌的場所。故地重臨,懷舊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蘊著壹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淡,又怎能沒有些微的傷感呢?
“夕陽西下”壹句,不僅是惋惜時光的匆匆流逝,同時也是慨嘆昔日與伊人同樂的`情景已壹去不返。
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壹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下片仍以融情於景的筆法申發前意。
“無可奈何”二句,屬對工切,聲韻和諧,寓意深婉,壹向稱為名對。唯其如此,作者既用於此詞,又用於《示張寺丞王校勘》壹詩。上句對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對巢燕的歸來興懷舊之感。人間生死,同花開花落壹樣,不由自主,所以說“無何奈何”。
舊地重遊,前塵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說“似曾相識”。滲透在句中的是壹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淡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因此,此詞不但以詞境勝,還兼以理致勝。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其時為撫州籍第壹個宰相,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
晏殊從小聰明好學,5歲能詩,有“神童”之稱。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撫張知白聞知,極力舉薦進京。次年,14歲的晏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從容應試,援筆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第三天復試“賦”時,看題後奏道:此賦題自己以前曾做過,請求另改他題。
其誠實與才華,更受到真宗的贊賞,授其秘書省正事,留秘閣讀書深造。他學習勤奮,交遊持重,深得直使館陳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試中書,任太常寺奉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