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它們不同於其他風景,它們“在各種花盆裏/遭受壓迫和不公/在成長的每壹個過程中/被鐵絲纏繞和被刀剪折磨/任人擺布,無法自由舒展”。沒錯,詩人寫得很準確,盆景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存活下來的。同時,詩人寫的是那個動蕩的時代。那時候,有多少人“被壓迫被委屈”,生活在“鐵絲的糾纏和刀剪的折磨”之下!
下面,詩人對盆景的描述可以說是那個動蕩年代暴露的壹個縮影:“像壹群搖搖晃晃的老人/吹噓自己畸形/有的挺起肚皮/有的露出根須/留下幾根彎彎曲曲的小樹枝/芝麻大小的葉子說明自己還年輕/像壹群飽經戰亂的傷兵/支撐著壹個殘疾的生命。”
那個畸形的時代,把很多人變成了畸形的殘疾人,不僅是人的靈魂,還有人的身體。多麽震撼的畫面!
在《盆景》中,詩人創造盆景的痛苦意象,是為了創造那個變態的年代所造成的痛苦意象。當然,這是藝術的再現..不是通過對那個畸形年代的直接描寫,而是通過對盆景的描寫。
從這裏,我們可以了解詩人在創作中所遵循的藝術規律,從而有所借鑒,有所啟發。
詩人說:“意象是壹種具體的感覺。”意象的創造在萬象中就是“棄、拾、拼湊”,選擇能與自己的情感、思想相結合的東西來塑造形體。”(《論詩歌》)
《盆景》這首詩,意象的創造,正是詩人選擇了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交融,從而塑造了自己的形體,很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