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居易這兩句樸實的詩中,我們可以知道,古人的生活環境和今天真的不壹樣。比如這麽偉大的詩人和名人學者的形象其實是這樣的。他很多年沒洗澡了,偶爾壹次洗澡就洗掉好幾層厚厚的泥,整個人瘦了不少。這種情況確實令人吃驚。
與很多人的想象不同,洗澡對古人來說是壹件特別奢侈的事情。而且在古人的觀念裏,洗澡的習慣很壹般,除了祭祀之外,沒有多少人把它當成壹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所以就有了“年後不洗澡”的事情。古代的名人學者尚且如此,壹般人可想而知。
當然,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麽古人多年不洗澡?
其實這是由社會生產力水平極低決定的。
第壹,社會生產力水平低
從壹些關於洗澡的文獻來看,古人是比較講究衛生的。先秦時期,沐浴基本上是全國普及的,但當時主要規定在祭祀或重大節日前沐浴。
但是,洗澡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確實是壹件小事,但是對於古人來說,洗澡就是壹件奢侈品。我覺得王公貴族三五天洗壹次澡應該不成問題。畢竟那個時候社會上的上層人士是可以享受到便利的。
但是對於中下層的人來說,不可能把大量的資源浪費在洗澡上。壹方面,普通人生活比較辛苦,每天基本都忙於生計,沒有多余的精力花在洗澡上。另壹方面,他們因為生活貧困,沒有多余的錢花在洗澡上。
這裏所說的資源浪費,並不是人們所認為的水資源浪費。其實對於古人來說,水資源應該還是很充足的。但是洗澡的時候要燒熱水,會“浪費”很多木炭。
白居易在《賣炭翁》中寫道“賣炭賣錢是什麽買賣?”穿衣服吃在嘴裏。“從白居易描寫的窮人的生活狀況來看,人們賣炭所得的錢都花在了衣食上。情況就是這樣。古人還是“衣不蔽體”,沒有多余的錢花在燒水洗澡上。
如果隔個三五天洗壹次澡,不,甚至十幾天,普通人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窮人壹定要在半年或者壹年後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才能生活自理,才能洗澡什麽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正是由於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極低,普通大眾只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生存上,而不是洗澡。
然而,妳可能不相信。在古人眼裏,“洗澡”和“洗澡”不是壹回事。這是怎麽回事?
如果妳了解古人的天性,妳就會知道古人特別講究咬文嚼字。對古人來說,洗澡不是全身洗,洗澡是全身洗。不要犯錯,否則妳會鬧笑話。
二、洗澡和洗澡的區別
前面說過,古代老百姓家裏洗澡的頻率很低。三五個月壹次很正常,壹年壹次也不稀奇。其實用現在的話來說我們這麽說並沒有錯,但是如果以古人的角度來說這件事情,那就是“洗澡”的頻率,而不是“洗澡”的頻率。因為古人嚴格區分“洗澡”和“洗澡”。
甲骨文中“慕”字看起來很形象,就像壹個人彎腰用手在器皿中洗頭。“浴”字看起來像是壹個人整個站在器皿裏洗,小水滴灑在他的周圍。
到了東漢,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這種解釋更加準確。在這裏,他解釋說,“洗澡”就是洗頭,“洗澡”就是洗身體,“洗”就是洗手,“洗澡”就是洗腳。
從這些解釋可以看出,對於古人來說,“洗澡”就是全身和頭發壹起清洗,和我們現在說的壹樣。而“洗澡”更像是睡前洗手洗腳。
所以,對於古人,我們不能說他們多年不洗澡,但正如白居易所寫,我們可以說他們多年不洗澡。
另外,在古人的觀念中,“洗澡”可能還有另外壹層意思。即“洗澡”只會在祭祀或重大節日時進行,平時不會太當回事。換句話說,在古代的觀念中,“洗澡”更像是壹種禮儀。
比如“洗澡齋戒”這個詞就是這麽來的。因為《黃帝內經·蘇文》中有記載,“有邪氣,以為漬為汗。”祭祀的目的是祈福或驅邪。所以,在古人的認知中,祭祀和重大節日前“沐浴齋戒”是非常必要的。
可見對於古人來說,“洗澡”是壹件比較嚴肅的事情,也是壹件平時不太在意的事情。而“洗澡”相對簡單。
那麽,古人多久洗壹次澡呢?
其實這個問題需要和有錢的王公貴族和沒錢的窮人分開討論。
第三,古代洗澡的頻率
西周時期,國家規定每個人在祭祀和重大節日前都要“沐浴齋戒”,還規定孩子每隔三五天就要給父母洗頭洗澡。漢代以後,漢代官方文書中記載,要求朝廷官員“放假五天洗澡,又稱沐浴”。
也就是說,漢朝的皇帝受不了臣子的氣味,強迫他每五天休息壹天,洗澡。到了唐代,休息的規定擴大到“休息十天”的程度。
可見,對於王公貴族來說,洗澡的頻率基本上是五天壹次,按規定也有不同朝代和世代的差異,也有十天壹次的。當然,這只適用於王公貴族。對於白居易這樣的窮人或者文人,恐怕沒人會把那些規定當回事。
換句話說,對於貧困人口來說,洗澡超過半年甚至更久都是“正常”的。
另外,在商業繁榮的宋代,人們開始註重個人衛生。在大街小巷,不僅有茶館和餐館,還有公共浴室。這個時期的人花壹點錢就能洗個熱水澡。我相信,宋朝的普通人,三五次洗澡不成問題。
當然,對於真正窮的人來說,估計還是“年後不洗澡”的頻率。即使到了清朝以後,這種現象依然如此。富人洗澡的頻率是根據自己的意願決定的,而窮人家則不得不小心翼翼。
即使從這些細微之處,我們也能知道古人的生活環境有多悲慘。對比現在的生活環境,難免感嘆:現代生活條件還是不錯的!
結論:
對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每天洗澡是壹件極其平常的小事。就像吃飯喝水壹樣,已經深深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我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但是,對比古人的洗澡頻率,很難想象他們是怎麽生活的。
當然,從洗澡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古代封建社會的階級分化極其嚴重。對於王公貴族和富紳來說,他們可以享受壹切能讓他們生活舒適的生活資源,而對於窮人來說,他們唯壹要擔心的就是如何生存。至於享受生活,真的是他們力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