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來”這首詩怎麽斷句?
央視2010年新年新詩會,朱軍和楊晨朗誦了《相信未來》,有網友認為朱軍的朗誦存在對詩句的誤讀,原詩內容片段:\x0d\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x0d\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x0d\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x0d\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x0d\\x0d\朱軍的斷句:\x0d\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x0d\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x0d\\x0d\這樣“指”和“掌”成了動詞,這句話變成了2個動作的描述。\x0d\\x0d\有網友認為正確的斷句應該是這樣的:\x0d\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x0d\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x0d\\x0d\“手指”、“手掌”是兩個名詞。這是2個比喻句。\x0d\從語境、從整段語句來看,四句話是壹個整體的比喻,整段話的目的是要表達搖曳筆桿寫“相信未來”四個字。\x0d\\x0d\本體是:手指手掌(搖曳)溫暖漂亮的筆桿寫\x0d\\x0d\喻體是:排浪大海搖曳著曙光\x0d\\x0d\意思是:我用湧向天邊的排浪排浪壹樣的手指,托住太陽的大海壹般的手掌,搖曳著象曙光壹樣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x0d\\x0d\據說這樣的解釋已經得到了原作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