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是舒婷創作於1977年3月的愛情詩。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作之壹,作為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之作,《致橡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以下是我精心準備的《致橡樹》舒婷全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致橡樹1舒婷
我如果愛妳——
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
借妳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妳——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
也不止像險峰,增加妳的高度,襯托妳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妳近旁的壹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妳站在壹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壹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妳有妳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沈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不僅愛妳偉岸的身軀,
也愛妳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創作背景2《致橡樹》是舒婷的成名作,舒婷自己也承認:“10年來寫了不少散文隨筆,總量已經遠遠超過詩歌。可是大多數讀者只記得我寫詩,常常把我的名字等同於《致橡樹》。”在《真水無香》壹書中,她回憶了《致橡樹》的原型和創作過程。
1975年,福建有位曾經在寫作上給予她很大幫助的歸僑老詩人蔡其矯,到鼓浪嶼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時,蔡其矯向她說起這輩子碰到的女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公開談喜歡女孩子是件大膽的事。蔡其矯說,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沒有才氣;有才氣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又很兇悍,他覺得找壹個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難。舒婷說,當時她聽了後很生氣,覺得那是大男子主義思想,男性與女性應當是平等的,於是,當天晚上,她就寫了首詩《橡樹》交給蔡其矯,後來發表時,才改作《致橡樹》。
文學賞析
詩人以橡樹為對象表達了愛情的熱烈、誠摯和堅貞。通過擬物化的'藝術手法,用木棉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
第壹節“我如果愛妳,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借妳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妳,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妳的高度,襯托妳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表達木棉她既不想高攀對方,借對方的顯赫來炫耀虛榮:也不想壹廂情願地淹沒在對方冷漠濃蔭下,獨自唱那單戀的癡曲。
第二節“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妳近旁的壹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妳站在壹起。”說明木棉偏要打破愛情中只提倡為對方犧牲的藩籬,鮮明的表示不當附屬品,只成為對方的陪襯和點綴,而是必須與對方站在同等的地位上。“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每壹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表明了戀人之間的並肩攜手,心心相印。 ?"妳有妳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象征男性——偉岸挺拔,剛強不屈,鋒芒銳利,具有陽剛氣概;“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沈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象征女性——健康活潑,美麗動人,深沈博大,堅韌不屈,具有柔韌氣質。提出了現代女性所應有的愛情觀。那就是男女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都以“樹”的形象出現。心心相印,互敬互愛,誌同道合。男女獨立的人格不但不失去應有的光輝,在相互的掩映下更加璀璨。
第三節“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表明戀人要“同甘苦,***患難。”正是愛情雙方都置身在同壹現實環境中,無論是生活的艱辛還是幸福的境遇,他們都壹同分享。“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裏:愛——不僅愛妳偉岸的身軀,也愛妳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作者想要表達愛情的堅貞不僅表現在使自己忠實於對方的“偉岸的身軀”,僅達到外貌的傾慕和形體的的結合,而要更進壹步,把對方的工作崗位,信念和理想也納入自己的愛情懷抱。站在同壹陣地,有著同壹種生活信念。
在藝術表現上,詩歌采用了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便於坦誠,開朗地直抒詩人的心靈世界,同時,以整體象征的手法構造意象(全詩以橡樹,木棉的整體形象對應象征愛情雙方的獨立人格和真摯愛情),使得哲理性很強的思想意念得以在親切可感的形象中生發,詩化,因而這首富於理性氣質。
名家點評
林之亭先生贊曰:”《致橡樹》立意新穎,形象鮮明,在青年中廣為傳誦,膾炙人口,顯然是有旺盛的生命力。“
溫鎖林:“分離“是外在,表象的;“相依”則是內在,本質的。人生是壹門藝術,愛情更像是這壹藝術中最精彩的華章;愛情是哲學,唯有用生命拉起體悟這門哲學的女性,才能洞悉其全部奧妙。這就是舒婷《致橡樹》闡發的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也是這首詩彌足珍貴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
吳懷仁:從時間維度上看,《致橡樹》表現了獨立的女性主體精神;從空間維度上看,《致橡樹》表現了知識者的啟蒙精神;從心理維度上看《致橡樹》表現了革命者的樂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