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字面意思:農歷二月,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鸝飛來飛去,輕輕拂岸的楊柳陶醉在春霧中。
村裏的孩子們早早放學回家,趕緊趁著東風把風箏放飛在藍天上。
全詩如下:二月草長,楊柳醉春煙。孩子們放學回來得早,所以他們忙著乘著東風放風箏。
全詩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壹幅春天孩子們在村莊旁邊的草地上放風箏的畫面。是壹幅充滿生機和春天的田園生活畫卷,融合了自然風光和動人的人物。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刷堤,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壹個場景,某人有事可做,充滿生活情趣,畫出了壹幅生機勃勃的“歡樂春圖”。全詩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第壹句和第二句描寫時間和自然風光,生動地描寫了春天的大自然,寫出了春天的鄉村特有的美麗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綠芽,黃鸝在天空中飛翔,歡快地歌唱。堤旁楊柳的長枝輕輕拂過地面,仿佛喝醉了,在春煙中顫抖。這是壹幅典型的春景圖。“芳草萋萋,鶯飛”這壹句話,把春天的壹切景色都帶活了。人們似乎感受到了復蘇和繁榮的氣氛,人們的目光似乎隨著春天的脈搏而湧動。“岸上柳醉春煙”,村裏的袁野上柳,用柔軟纖細的枝條,輕輕拂過河岸。春天,大地陽光明媚,霧氣蒙蒙,楊柳在微風中左右搖擺。詩人用了壹個“醉”字來形容楊柳的嬌姿;寫柳的柔軟;寫出柳樹的魅力。這是壹幅典型的春景圖。
第三和第四句是關於人的活動,描述了壹群活潑的孩子在美麗的春天放風箏的生動場景。孩子們早早放學回來,乘著東風去放風箏。他們的笑聲讓春天更加生機勃勃。詩人選擇的孩子、東風、風箏、人和事,給美好的春光增添了壹些生機和希望。後兩句由後兩句中的事物寫成,把初春的風韻和醉人渲染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