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詩中唐詩歌的代表人物,不僅異於流俗,在當時的同領域中自成壹派,並且,因為劉禹錫自身性格剛毅,長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所以,劉禹錫的詩往往都能夠蘊含壹些道理,能夠積極向上,傳播正能量。劉禹錫的詩風,剛直豪放,短小精幹,清新自然,與同期偉大詩人白居易齊名。
劉禹錫像
對劉禹錫來說,對他影響比較大的三首詩莫過於:和玄都觀相關的,也就是《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和《再遊玄都觀》。第壹首詩是劉禹錫第壹次被貶召回時,遊玩玄都觀所作的,也是因為這首詩,劉禹錫在此被貶。後者是劉禹錫兩次被貶返回京城,在此遊玩時所想所感。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再遊玄都觀絕句》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浪今又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是和劉禹錫被貶有關的,比如說:《陋室銘》,這壹首詩,還有壹個小典故,相傳,劉禹錫在被貶時,常常受到當地官員的欺淩。有個官員看劉禹錫不順眼,便讓他去住壹間很小的房子,劉禹錫也並沒有因此而感到難過,反而創造了壹首《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來享受現在的生活,這個官員也因此更是生氣,但是最後也沒能氣著劉禹錫。
楊柳枝 劉禹錫《楊柳枝》***有九首,是劉禹錫晚年所作,主要是寫的長安和家鄉洛陽的描寫,主要是壹些民歌類型的,但是和早年間所創作的《踏歌詞》,《竹枝詞》不太壹樣。下面我們就《楊柳枝詞》其中的壹、兩首分析研究壹下。
楊柳枝
《楊柳枝》其壹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株殘柳不勝春。
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這首詩主要是寫隋煬帝的失敗以及隋朝的興亡,都是在楊柳的見證下進行的,講出來世事無常的感覺。另外,在前兩句中有“數株殘柳不勝春”,其中的“數”則是突出了數量之少,更加突出殘敗不堪,和後面的“殘柳”相照應,都是寫出景色已經不再似當時的郁郁蔥蔥,現在只剩下荒無人煙,壹股的頹廢之感。
《楊柳枝》其二
揚子江頭煙景迷,隋家宮樹拂金堤。
嵯峨猶有當時色,半蘸波中水鳥棲。
這首詩很明顯的感覺到和第壹首不壹樣,這首詩描寫的是景色的郁盛,風景的迷人,但是其實,這首詩是以樂景寫哀情,以宮樹的蔥郁茂盛來表現隋宮的破敗荒蕪,兩者都是借景抒情,但是從不同的方面,總的來說都是表達了對隋朝皇宮現今已經衰敗,然後劉禹錫發出感慨興衰的嘆息。
竹枝詞 劉禹錫《竹枝詞》是包含有九首古詩的組詩,也是劉禹錫的作品,這些組詩在形式上是七言絕句,表面看是壹個類型,其實每首古詩,細細研究品味還是不同的,不管是從寫作手法上還是寫作技巧上來說,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但是,整體來說,《竹枝詞》是類似於民歌的供大家傳唱的,所以,更多的都有體現各種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就其中的壹兩首來仔細的研究壹下。
竹枝詞
《竹枝詞》其壹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壹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這首詩,主要是為了贊頌蜀鄉人民的風土人情,首先剛開始前兩句用來描寫風景山水的壯闊魅力,用“春草生”形容生命力旺盛,充滿活力,包含生機,其次具體些白鹽山腳下的蜀江的風景,也就是:風清水秀,山水相互映襯,非常美妙,之後便多種感覺***同來寫出當地人放聲高歌,展現了人情,最後,“動鄉情”則是寫出路人作為異鄉人由“歌壹曲”引發的思鄉之情,這也是這首古詩所要表達的重點所在。
另外,這首詩是從多種角度***同描寫,首先總寫景色的優美,充滿生機,然後具體些蜀江的景色更加的美妙,之後便寫“歌聲”,是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更加的能體會劉禹錫想要表達的思鄉之情。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劉禹錫
王F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沈江底,壹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西塞山懷古
這是壹首懷古傷今詩,是劉禹錫的作品。
整首詩的翻譯如下:“王睿開著戰船從益州出發,這時候金陵東吳的王氣便黯然消逝。上千斤重的鐵索壹起沈入海底,壹片投降的旗子便掛在石頭城上。人生吶,能有幾回感傷的往事呢,大山的形狀依舊沒有改變,還是枕靠在長江之上。從今往後便會壹統天下,破舊的堡壘更顯的荒涼蕭瑟”。
這首詩是劉禹錫在做夔州刺史前往和州做刺史,路徑西塞山,看到了西塞山的景象,並且借景抒情,壹方面感傷古代的淒涼,另壹方面特意記下此事,表達自己的壹些情感。劉禹錫主要通過這首詩講述了在金陵城建立都城的幾個年代的興盛衰敗,不僅希望有人能夠有所關註,更希望有人、相關人員能夠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借古諷今,語言繁略得當,直白精簡,表達了劉禹錫自己對國家的忠心。
烏衣巷 劉禹錫《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
這是壹首懷古詩,是詩人站在朱雀橋上,憑吊東晉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但是轉眼之間,現在的朱雀橋荒草叢生,各種荒涼數也數不清楚,並且感古傷今。
首先,詩的前兩句寫的是“在朱雀橋邊,長滿了各種野草,小花顯得不盡荒涼,在烏衣巷的巷口斷壁殘垣更是夕陽斜照”後兩句寫的是“舊時(東晉時期)的王導謝安兩家堂前的燕子,現在卻都築巢在平常的百姓人家”。
這首詩其實壹方面表現了今昔的滄桑巨變,另壹方面更多的是隱含著對豪門王族的嘲諷與警告。但是整首詩是以景寫情,全首詩都是在寫景,但是可以從字裏行間,以小見大的方法表現出劉禹錫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並且,全詩對仗工整,善於運用對比、反襯、以小寫大的手法,雖然是簡單的壹首詩,但是卻蘊含著大大的智慧。
附:王導:是東晉王朝的實際創立者。謝安是南遷大族中的佼佼者。兩人都曾經很輝煌。